-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戴笠(dài lì)的意思:指人的头上戴着笠帽,比喻隐藏真实身份或隐藏真实意图。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绿荫(lǜ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阴凉之地,也用来形容得到保护或庇护的地方。
樵子(qiáo zǐ)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木材工人,也用来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午日(wǔ rì)的意思:指中午的时刻,也可指时间过得很快。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孙笠亭在夏日垂钓的情景,充满了淡雅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孙笠亭在烟波之上随意垂钓的悠闲生活状态。
首句“兴来随意涉烟波”,开篇即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在烟雾缭绕的水面间自由行走,表达了孙笠亭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次句“偶把渔竿学志和”,进一步描绘了他手持鱼竿,仿佛在模仿某种传统或志趣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午日才炎须戴笠”一句,通过夏日炎炎的环境描写,强调了孙笠亭在户外活动时的必要防护措施,同时也暗示了他享受自然、不畏炎热的生活情趣。“祫衣新制不须蓑”则说明他穿着新制的祫衣,无需再披蓑衣,既体现了对传统服饰的尊重,也表现了他对现代生活的适应与融合。
后四句“桃花岸上红霞灿,杨柳溪边绿荫多”,将画面转向了岸边的景色,桃花盛开,红霞映照,杨柳轻摇,绿荫浓密,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这样的场景不仅美化了垂钓的环境,也烘托了孙笠亭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最后,“洞口仙源何处觅,但闻樵子唱渔歌”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同时通过樵子的歌声,似乎在远方传来,增添了诗作的神秘感和悠远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孙笠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庐陵
不作钉根桑,翻为凌飙蓬。
五年三羁旅,羞哭畏途穷。
今者人事缚,宛然游羿弓。
谁尸造物柄,鼓我吹嘘中。
云航闹急桨,势夺编蒲风。
黄洲转头失,旋指墨潭东。
旅雁声其俦,四五翩书空。
暝色天水接,俯仰双青铜。
幽情随岸惬,眇与鱼鸟通。
酒力秋后叶,扶衰借霜红。
诗敌千蛇矛,稍取别愁攻。
男儿贵健决,吾岂专栖雄。
和夷仲兄嵩山岳寺会宿
相迎终日踏泥沙,行过山南路更赊。
虽有风光堪共赏,自怜诗酒属吾家。
野僧好事招题壁,稚子无端爱折花。
官冷囊空不须问,此身强健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