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绝句·其六十八》全文
- 注释
- 试问:提问,询问。
探汤:试探水温,比喻试探情况。
渐入:慢慢进入。
久无伤:长时间不会受到伤害。
顾:考虑到。
不善:品行不良。
乃:竟然。
斯人:此人,这些人。
志不刚:意志不坚定。
- 翻译
- 请问怎样才能试探水温,以此比喻逐渐深入而不受伤害。
然而对于那些不善之人,情况竟会如此,我深深担忧这样的人可能意志不坚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从这四句话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品格高尚之人的赞赏和对那些不够坚定的人的担忧。
“试问如何是探汤” 这一句表达了对某种行为或境遇的探究,探汤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考验或者深入了解事物的过程。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出下文关于品格的讨论。
接着,“喻其渐入久无伤” 描述了一种情况,即慢慢地进入某种境遇,但即使时间长久也不会受到损害。这句话强调了坚韧不拔和宁折不弯的精神状态。这里的“渐入久无伤”暗示着那种能够经得起考验、抵御住诱惑的高尚品质。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对那些不够坚定的个体的担忧,“顾于不善乃如此”,表达了对于那些无法做到“渐入久无伤”的人们的观察和反思。这里的“顾”字意味着回顾或者关注,而“不善”则是指那些不能保持高尚品质的人们。
最后一句,“深恐斯人志不刚”,表达了诗人的担忧,担心这些人可能没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这里的“斯人”特指那些容易动摇、缺乏坚定信念之人,而“志不刚”则是对他们品质的一种否定评价。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探讨如何保持高尚品格,以及对于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道德和精神境界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