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兹以蹈彼,于理或易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名(ché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和声誉。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方起(fāng qǐ)的意思:指事情一发生,就会引起其他事情或连锁反应。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记问(jì wèn)的意思:记住并询问
九河(jiǔ hé)的意思:指河流众多、纵横交错的地区。
利如(lì rú)的意思:形容利益如同水流一样顺畅,没有任何障碍。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问数(wèn shù)的意思:问询别人的数量或数目。
易迁(yì qiān)的意思:易于迁徙、易于改变位置或状态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中性(zhōng xìng)的意思: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或性质。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 鉴赏
这首诗《稚子》由宋代诗人沈辽创作,通过与稚子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省。
首句“读书北轩下,独玩太古清”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北轩读书的情景,沉浸在古代文化的纯净之中。接着,“稚子请我说,糟粕顾何明”则引出与稚子的对话,稚子询问诗人的学问,而诗人反问为何要追究那些无意义的知识,体现了对学问价值的反思。
“念彼硁硁人,方起浩浩情”中,“硁硁人”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是否也陷入了这种状态,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忧虑。“遗兹以蹈彼,于理或易平”则表达了诗人试图摆脱固有观念,寻求更合理道路的决心。
“深愧邹鲁生,章句誓成名”提到邹鲁之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诗人自愧未能深入理解经典,立誓要通过学习经典来成就自己的名声。然而,“记问数寸间,孰知躬所行”揭示了仅凭记忆和书本知识难以真正了解实践的重要性。
“为人鬻所有,利如九河倾”描述了一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其贪婪如同倾泻的九河之水,形象地展现了社会上为利忘义的现象。诗人对此表示深切的担忧,并提出“中性或易迁,吾志将难撄”,强调了保持内心正直、坚守自我信念的重要性。
最后,“汎然美造化,庶使学躬耕”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生活,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与稚子的对话,诗人不仅反思了个人的学问追求和道德修养,还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