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犹卫其足,况此千金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触讳(chù huì)的意思:违背、冒犯
从禽(cóng qín)的意思:指从禽鸟身上得到启示或教诲。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悔吝(huǐ lìn)的意思:后悔而犹豫不决。
金身(jīn shēn)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刳心(kū x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痛苦、痛快难言。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虞(wú yú)的意思:没有忧虑,没有担心。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转喉(zhuǎn hóu)的意思:转喉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改变说话的内容或立场。
- 翻译
- 开口说话会触及忌讳,擦脸时可能引来责怪。
内心深处承受风浪,难免会产生后悔和遗憾。
向日葵尚且保护自己的根,更何况这宝贵的生命。
生活在山林本应自由自在,没有忧虑就不要跟随禽鸟入险。
- 注释
- 触讳:禁忌、避讳。
嗔:责怪、生气。
刳心:剖开心扉、深思熟虑。
悔吝:后悔、遗憾。
葵:向日葵,比喻忠诚或自我保护。
卫:保护。
千金身:极言生命珍贵。
无虞:无忧无虑。
从禽:跟随禽鸟,比喻冒险或随波逐流。
- 鉴赏
这段诗文是王炎在宋代创作的《和赵行之三首(其三)》中的片段。从艺术风格来看,王炎的诗歌多具有豪放与清新并存的特色,而这段文字则体现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自我反省。
“转喉有触讳,拭面或逢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和不快之事,情绪受到触动,每每转换言辞都要小心翼翼,以避免语言上的失误。同时,即便是洗脸,也难以清洁掉内心的忧愁与烦恼。
“刳心踏风波,未免悔吝生。” 刀刃剖心,象征着诗人对自己的内省和自我批评,他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深深的悔恨与自责。
“葵犹卫其足,况此千金身。” 这里用到了古代关于葵草护足的典故,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自己宝贵身体的保护与珍视之情。千金身,指的是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之宝。
“山林本逍遥,无虞莫从禽。”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林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需担忧,也不必随波逐流,如同禽鸟一般,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栖息。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对于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台歌
凉风起天际,遐思凤凰台。
忆昔神游纵清赏,今披云雾登临来。
嵯峨楼观相隐映,啸歌骋望心神开。
于时仙人凤台坐,酌我潋滟流霞杯。
酒酣吹箫兴未已,招邀相与游蓬莱。
鸾骖飘飘渡弱水,笙鹤玉节纷追陪。
一从离群落尘世,碧山回首空崔嵬。
花开叶落秋又晓,俯察品汇如轮回。
千年沧海几变易,劫风吹冷昆明灰。
凤兮凤兮传书来,仙人怀予兮予将回。
梧桐枝上秋月冷,毋使惆怅增徘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