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此迫我心,万剑裂肌肤。
骨腐尚衔冤,且为国家图。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常安(cháng ān)的意思:安定、平稳
当捐(dāng juān)的意思:指当即捐献财物或捐助他人,表示积极乐于助人的精神。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虎狼(hǔ láng)的意思:形容人凶猛残忍,心狠手辣。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焦枯(jiāo kū)的意思:形容草木因干旱而枯萎焦黄。也比喻人的精神、心情枯萎、疲惫不堪。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破碎(pò suì)的意思:指被打碎、破坏,失去原有的完整和完美。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人治(rén zhì)的意思:指以人为中心进行治理,强调人的主导地位。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欷歔(xī xū)的意思:形容悲伤、叹息的样子。
衔冤(xián yuān)的意思:指忍受冤屈,默默承受委屈,不声不响地忍受冤屈。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这首诗名为《励志二首(其二)》,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句“大哉天地经,森然不可踰”以天地自然法则的宏大与不可逾越性起笔,引出圣人治理天下的正道,强调了纲常秩序的重要性。接着,“谁谓遭大变,干戈血模糊”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暗示了国家遭受的动荡与危机。
“天地忽破碎,虎狼穴吾庐”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残酷,将国家比作被破坏的天地,人民如同落入虎狼之口,形象地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与危险。
“毒气孽万物,草木俱焦枯”则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描述了战乱导致的生态破坏,草木凋零,生灵涂炭,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灾难性影响。
“我为国之臣,于义当捐躯。受死不为痛,国家终何如”表达了诗人作为国家臣子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即便面对死亡也不以为惧,而是深思国家的命运与未来。
“念此迫我心,万剑裂肌肤。骨腐尚衔冤,且为国家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即使肉体已逝,灵魂仍怀冤屈,但为了国家,他愿意继续奋斗。
最后,“鬼神果有知,闻之亦欷歔”表达了诗人对鬼神的想象,希望他们能理解并同情人间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公正与正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激昂,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理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