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须抚养,佩剑化牛无。
《送钱长人赴蕲州·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的《送钱长人赴蕲州(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即将赴任蕲州的钱长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首句“曾作阳春宰”,以“阳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环境,暗示钱长人在过去为官期间,不仅治理有方,更使地方呈现出繁荣景象,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接着“贤声歃水俱”进一步赞扬钱长人不仅在政绩上卓著,其高尚的品德和名声也广为人知,如同歃血盟誓一般深入人心。
“方州开楚尾”一句,点明钱长人即将前往的蕲州地理位置,位于楚地之尾,暗示此地虽偏远,但钱长人的到来将带来新的气象和发展。接下来的“风操岂今殊”则表达了对钱长人品格和作为的肯定,认为他的作风和操守在今天依然值得称道。
“廉□歌来暮”中的“廉□”可能是指廉洁的品质,“歌来暮”则暗示钱长人即将离开,人们对他廉洁奉公的品行赞不绝口。而“苏公笑捋须”则运用典故,借苏轼的笑声和捋须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钱长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乐观期待。
最后两句“时危须抚养,佩剑化牛无”表达了对钱长人在动荡时期应秉持仁爱之心,抚育百姓,即使身佩宝剑,也不忘为民谋福,避免不必要的暴力冲突。这两句既是对钱长人的勉励,也是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表达了对钱长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蕲州未来的美好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