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作》全文
- 注释
- 屐齿:木屐底部凸出的部分,用于防滑和支撑。
无泥:表示路面干净,没有泥泞。
竹策:即竹杖,用作行走辅助的工具。
轻:此处指行走轻松不费力。
莓苔:一种常生于湿润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此处指路滑的原因。
独开:独自开启,暗示孤独或寻求清静的行为。
石室:山洞或岩石建造的房间,可能指修行或隐居之地。
松门:松树环绕的门,形容环境幽静。
月照:月光照射,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前山:指石室外可以望见的山景。
空水声:空旷山谷中的水流声音,强调环境的寂静与自然之美。
- 翻译
- 穿着木屐步履轻盈,鞋底无泥竹杖轻松,莓苔覆盖的石阶湿滑夜里行走真困难。
独自打开隐藏在松林间的石室之门,月光洒落照亮了前方的山峦,空谷中回响着潺潺水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屐齿无泥竹策轻,莓苔梯滑夜难行"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隐士攀登山路的艰辛和危险,"屐齿"指的是木鞋齿,"无泥"意味着山路干燥而崎岖不平;"竹策轻"则表明他手持一根轻便的竹杖作为助行工具;"莓苔梯滑夜难行"形容了在密布的地衣和苔藓上攀登,尤其是在夜晚更是困难重重。
而接下来的"独开石室松门里,月照前山空水声"则描绘了隐士到达目的地后独自开启石制的居所,门前种植着松树。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可以聆听月光下的清澈山谷之音,以及远处传来的空灵而悠长的流水声音。这里,"独开"表明隐士的孤寂生活,而"月照前山空水声"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示了隐士艰苦而又自在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归隐田园、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优美,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谢以中题山水扇面
花柳塞川谷,不知山浅深。
茅亭面流水,兰若依乔林。
上有白云飞,迢迢岩壑阴。
下有清泉鸣,泠泠钟磬音。
扁舟来何许,渔父遥追寻。
握手一长啸,悠然千古心。
此中有真乐,安得投华簪。
愿从贤公子,高步阆风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