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禅客(chán kè)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泛指追求心灵自由、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尘途(chén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旅途,比喻人世间的繁华、纷扰。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反侧(fǎn c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与原来的状态截然相反。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就寝(jiù qǐn)的意思:指睡觉、上床休息。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木鱼(mù yú)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用来敲击的一种乐器,也泛指打击乐器。比喻言辞或行为有节奏,有规律。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纱幌(shā huǎng)的意思:纱幌是指用纱布做成的遮阳帘,比喻虚有其表、无实际内容的外表。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景德寺方丈室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寂。首句“尘迹走尘途”,仿佛是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感慨,他远离尘嚣,踏入了禅林,寻找内心的平静。接着,“禅林少禅客”一句,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暗含着对真正修行者的稀少的感慨。
“我来宿方丈,但爱秋月白。”诗人来到这方丈室,独爱那皎洁的秋月之光,这里的“但”字强调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月光下静谧氛围的向往和追求。
“夜分始就寝,万籁同一默。”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方才安寝,此时四周万籁俱寂,一片静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这里通过对比“始就寝”与“万籁同一默”,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平和。
“清辉满纱幌,归梦徒反侧。”月光透过纱帐,洒满了整个房间,而诗人却在梦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里或许是在表达诗人虽然身处静谧之中,内心却因某种思绪或情感而无法真正放松,渴望在梦中得到解脱。
最后一句“木鱼虽无心,琅琅动吾息。”以木鱼的声音作为结尾,木鱼本是佛教仪式中的工具,常用于提醒僧众念经修行。在这里,木鱼的声音虽无心,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引发了他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体验,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浯溪录呈陈司马及同登诸公
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
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
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
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
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
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
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
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
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
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
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
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
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
醉挥紫霞觞,乱落白云唱。
归舟漫容与,潭月吐云嶂。
幽兴任时违,心远觉神王。
但云谐斯游,何以答清贶。
送胡处士还豫章
我怀高士风,矫然若游龙。
南州久寂寞,水碧青山空。
夫子振流俗,清芬千载同。
明时弃轩冕,白首栖云松。
出门不远适,西到匡庐峰。
天风吹衣巾,飘落尘鞅中。
倦翮思故林,孤云怀旧踪。
角巾洒秋雨,别我金陵东。
冠盖饯道周,雕筵进肥醲。
挥之一不顾,举目送飞鸿。
寒波驶归流,川上落日红。
孤鹤倏已远,怅望那能穷。
登仰山一览亭
久怀名山游,偶宿翠微寺。
化城依宝坊,累劫即初地。
心空万籁寂,夜久众壑闭。
寥寥水月观,了了独忘寐。
凌晨览孤峰,更在白云际。
跻攀兴未已,恍惚身若寄。
危栏倏而倚,旷望海天细。
松际乌鸟巢,簪裾落烟翠。
惟时物候肃,千里轶纤翳。
神行极空阔,豁尔心目霁。
翩翩鸾鹤影,冉冉芝兰气。
浮踪浩天游,蝉蜕隔人世。
顾余眷名蓝,似与夙缘契。
因偕缁锡侣,尚觉章甫累。
便当脱尘缨,投情缅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