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十九》
《诗·其十九》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

前车既落坑,后车改辙

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

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愤发(fèn fā)的意思:愤怒发作,情绪激动到极点。

改辙(gǎi zhé)的意思:改变原来的方向或方法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猕猴(mí hóu)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或行为像猴子一样,形容举止不端或喜欢调皮捣蛋。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前车(qián chē)的意思:指以前的事例或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注释
猕猴:指猴子,这里用来比喻较为低等的动物。
愤发:愤然奋发,激发出强烈的上进心。
前车:先行的车辆,比喻先例或先前的教训。
落坑:掉进坑里,比喻遭遇失败或挫折。
后车:跟随的车辆,比喻后来的人或事。
改辙:改变行车的轨迹,比喻改变方法或方向。
若也:假如,如果。
不知此:不明白这个道理。
恐君:恐怕你,对对方的一种敬称。
恶合杀:应当会遭受不好的结果,‘合’有应当之意,‘杀’泛指不好的结局。
此来:这样的来者,指某种情况或人的出现。
夜叉:佛教中的鬼神名,常形象为凶恶、恐怖,这里比喻为凶恶的人或状态。
变即成菩萨:一旦转变,就可以成为菩萨,菩萨是佛教中慈悲为怀、助人为乐的觉者,比喻转变为正面、高尚的形象。
翻译
连猴子都能被教导,人为什么不能奋发图强?
前面的车已经掉进了坑里,后面的车必须改变路线。
如果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你将自食恶果。
这样的来者本是凶恶的夜叉,但一转变就能成为慈悲的菩萨。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名为《诗(其十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猕猴和夜叉、菩萨的变化来隐喻人世间教化与改过之理的诗歌。

"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类不如动物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于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失望情绪。

"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 这句话是用典故来告诉我们,历史上的失败和教训应该被记住,以避免重蹈覆辙。这里强调了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改变方向的重要性。

"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 这两句表达的是,如果连这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那么可能会招来灾难,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这句话增强了前面建议的紧迫感和严肃性。

"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 最后两句则是在说,即使是凶恶如夜叉的存在,也可以通过改变而成就为慈悲如菩萨。这一转折强调了改过自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传达出对人性的反思与对教化和自我提升的强烈呼吁。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夜泊九江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0)

春水生二绝·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0)

题竹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0)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0)

杂曲歌辞.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末。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0)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