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其一》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其一》全文
明 / 徐祯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断头

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

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别院(bié yuàn)的意思:指在同一个院子里,有两个独立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断头(duàn tóu)的意思:指被砍掉头颅,形容事情被彻底解决或结束。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弓鞋(gōng xié)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时脚步轻盈,如同踩在弓弦上一样。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庭争(tíng zhēng)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争吵和纷争。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怨惜(yuàn xī)的意思:对过去不如意的事情感到遗憾和不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祯卿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其一)》描绘了春天凋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首句“不须惆怅绿枝稠”劝慰人们不必为繁花的凋零而伤感,暗示世间万物都有盛衰之理。次句“毕竟繁华有断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规律,繁华终将逝去。

“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通过描绘夜晚雨打落花和夕阳下花朵依恋枝头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对落花的怜惜之情。诗人观察细致,情感深沉。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借佳人轻盈走过和燕子衔花的场景,寓言般地传达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直抒胸臆,感叹春光已逝,镜中的容颜也渐老,流露出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镜中愁绪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以落花为载体,寓言人生无常,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

作者介绍
徐祯卿

徐祯卿
朝代:明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79-1511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猜你喜欢

次韵答王巩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

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胡为久邅厄,黾俛受侵侮。

往来两都间,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东皋,此语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0)

赠蔡駜居士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0)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少年工作赋,中岁复穷经。

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

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

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

(0)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

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

老僧战胜长幽寂,瘦骨缘何未肯肥。

(0)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留滞江湖白发生,西归犹苦冻峥嵘。

春风未到冰先解,河水初深船自轻。

去国偶然经昼梦,逢人稍欲问都城。

羁鸿共有成行喜,双鲤应将尺素迎。

(0)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二首·其二

衣冠双日款蓬莱,帘脱琼钩扇不开。

清晓逮惊三殿启,翠华遥自九天来。

晨光稍稍侵黄盖,瑞雾霏霏著禁槐。

千两翟车观礼罢,归时满载德风回。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