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恩私(ēn sī)的意思:指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人。
肺肠(fèi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痛苦,感到悲伤或忧虑。
伏锧(fú zhì)的意思:伏倒在锦褥上。形容安逸舒适,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回部(huí bù)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家门(jiā mén)的意思:指家庭、家族门户,泛指家庭或家族的利益和荣誉。
金殿(jīn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华丽富丽,金碧辉煌。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率土(shuài tǔ)的意思:统率全国,统治天下。
面孔(miàn kǒ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和表情。
排墙(pái qiáng)的意思:指一排连续的墙壁或屏障,比喻一群人或事物依次排列,形成坚固的防线。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行(shí há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内容、技巧、风格等非常出色。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犹人(yóu rén)的意思:犹豫不决、犹疑不定
终伏(zhōng fú)的意思:最终平息、彻底消失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作述(zuò shù)的意思:指言辞做作,言辞矫揉造作,不自然。
-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四)》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听到变故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首句“面孔犹人自肺肠”,以人的外表与内心形成对比,强调了忠诚与真实情感的重要性。接着,“也曾金殿献文章”一句,点出诗人曾有过为国家效力的经历,暗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家门肯谓恩私浅”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家族与国家关系的理解,认为忠诚于国家不应被视为对个人或家族的私恩。紧接着,“忠孝谁传作述芳”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孝顺的价值,并提出疑问,即如何将这些美德传承下去,使之成为社会的风尚。
“未论奚珣终伏锧,却怜王衍亦排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奚珣和王衍的例子,对比了忠诚与背叛的不同结局。奚珣因忠诚而最终牺牲,王衍则因背叛而受到谴责。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忠诚的重要性。
最后,“如何率土惭回部,霜剑棱棱五十行”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率土,指整个国土;回部,可能是指边疆地区。霜剑棱棱,形容剑锋锐利,象征着严峻的政治形势。五十行,可能是指诗的行数,也可能是对某种制度或政策的比喻。整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批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忠诚、孝道、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