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脱体(tuō tǐ)的意思:指心神不守,精神恍惚,脱离实际。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瞎驴(xiā lǘ)的意思:指没有眼睛的驴子,比喻没有眼力见的人。
行踪(xíng zōng)的意思:行踪指一个人的活动轨迹或行动动向。
朕迹(zhèn jì)的意思:指皇帝的足迹,也用来形容皇帝的行迹。现多用来比喻高高在上、傲慢无礼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示禅人(其四)》。诗中以"六尘不恶机难测"表达禅修者超脱世俗烦恼,洞察世事微妙难以捉摸的境地。"三昧无声妙莫穷"进一步描绘了禅定中的寂静与深奥,这种境界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其无穷之妙。"脱体顿抛忘朕迹",诗人强调禅修者在修行中达到身心合一,忘却自我,超越个体的存在。最后一句"瞎驴何处觅行踪"以寓言的方式,形象地指出禅者已经无需寻找行迹,如同盲驴失去了目标,暗示其已经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自在无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修者的内心体验和比喻,展现了禅宗追求的心灵解脱和无我境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修行的深邃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