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寺(běi sì)的意思:指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单寂寞。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谏书(jiàn shū)的意思:指奏章、奏折等上书皇帝或上级官员,劝谏或告状。
抗疏(kàng shū)的意思:指抵挡外部压力,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无状(wú zhu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恶劣,没有廉耻。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丁澎为慰藉被关押在诏狱中的李琳枝侍御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李琳枝坚持正直之道、不畏身危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首句“抗疏今何事”,开篇即点出李琳枝曾上疏言事,引出其为何会身处困境的问题。接着“身危直道难”一句,既是对李琳枝个人遭遇的同情,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指出坚守正直之道往往伴随着风险和困难。
“忽闻收北寺,不敢问南冠”两句,通过“北寺”和“南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李琳枝被关押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他的关切和担忧。“不敢问南冠”一句,更是将李琳枝的处境与古代囚犯的形象联系起来,增加了诗的悲壮感。
“草莽臣无状,朝廷法屡宽”两句,诗人自谦为“草莽之臣”,并指出朝廷法律虽屡次放宽,但并未能真正保护像李琳枝这样的正直官员免受迫害,表达了对制度的反思和对正义的呼唤。
最后,“圣明知汝戆,频取谏书看”两句,诗人以“圣明”之君自比,表示即使在权力中心,也能够理解并重视李琳枝的直言进谏精神,体现了对李琳枝人格的肯定和对其行为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琳枝个人遭遇的关怀和对时政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正直、忠诚与勇气的颂扬,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卢记室从军诗
《河图》论阵气,金匮辨星文。
地中鸣鼓角,天上下将军。
函犀恒七属,络铁本千群。
飞梯聊度绛,合弩暂凌汾。
寇阵先中断,妖营即两分。
连烽对岭度,嘶马隔河闻。
箭飞如疾雨,城崩似坏云。
英王于此战,何用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