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毅夫教授香港大学》
《送毅夫教授香港大学》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交谊平生托纪群,晚丁阳九始知君。

直庐簪笔如旧,从径壶餐亦已勤。

累疏纳忠长在御,一尊忍泪到临分。

海程五日便来往,不似囊琴水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临(dào lín)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事件的来临,即将到来。

海程(hǎi chéng)的意思:海远的旅程或航程

壶餐(hú c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无法摆脱困局或束缚的状态。

交谊(jiāo yì)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的友谊。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临分(lín fēn)的意思:指临近分别、离别的时刻。

纳忠(nà zhōng)的意思:纳忠是指接纳忠诚之心,表示欣然接受忠诚和忠心的人。

囊琴(náng qín)的意思:指不会弹琴却装作会弹琴的人,比喻虚伪、假装的行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忍泪(rěn lèi)的意思:忍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来。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阳九(yáng jiǔ)的意思:指九阳真气,意为阳刚之气。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直庐(zhí lú)的意思:指直立的房屋,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送给友人毅夫教授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分别的不舍。首句“交谊平生托纪群”,体现了两人长久以来的友谊,如同纽带般紧密相连。次句“晚丁阳乔始知君”暗示了相识于晚年,但友情却如日出东方,逐渐显现其光辉。

“直庐簪笔犹如旧”描绘了毅夫教授在学术生涯中的勤奋与坚持,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仍保持原有的治学态度。而“从径壶餐亦已勤”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活的关心,即使饮食简朴,也充满深情厚意。

“累疏纳忠长在御”赞扬了毅夫教授忠诚尽职的精神,他的忠诚犹如奏疏直达朝廷。最后一句“一尊忍泪到临分”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感伤,面对即将的分别,诗人强忍泪水,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海程五日便来往,不似囊琴别水云”以轻松的口吻安慰朋友,虽然相隔千里,但交通便利,不久就能再见,不像古代的离别那样难舍难分,暗示了对重逢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颂古一○一首·其二十三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

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

去年今日逢冬节,扑头扑面迎霜雪。

今年冬节又来临,屋角梅花弄晓晴。

笑它鲁史谩书云。

(0)

灵照女赞

家业尽抛离,沿街卖笊篱。

胸中无限意,不许老庞知。

(0)

溢首座请赞

■■??,颙颙昂昂。强出人前,果见乖张。

直如劈竹而人罕知其曲,圆如走丸而吾常用其方。

闻说我宗甚奇特,当甚多年苕帚桩。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出语全无碑记,考贼不用證赃。

敢滥称花木瓜直下儿孙,真所谓米尽到糠。

个样嘴脸非惟人恶,吾亦自恶,那堪形之丹青,悬之高堂。

第一分付断云,付与丙丁收藏。

覆水自来收不得,从教四海沸如汤。

(0)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六

碍塞处,有通疏。看不足,绰有馀。

千古华山山下路,输他潘阆倒骑驴。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三

宽廓非外,寂寥非内。拽转虚空,须弥粉碎。

土宿颔下髭须长,波斯眼深鼻孔大。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