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独夜(dú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守夜,没有伴侣或陪伴。
废事(fèi shì)的意思:
(1).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
(2).旷废职务。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三太(sān tài)的意思:指一个人担负起三种不同的职责或角色。
少保(shǎo bǎo)的意思:指年少时具备才干、品德等方面的保证。
时适(shí shì)的意思:合适的时候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尸祝(shī zhù)的意思:用尸体祭祀
书空(shū kōng)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少或没有。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天策(tiān cè)的意思:指天下最高明的谋略和计策。
往迹(wǎng j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行为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掩卷(yǎn juàn)的意思:掩盖真相或隐藏事实
义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吁天(yù tiā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或愤怒之极。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读孤愤集》。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冤屈之人的同情。首句“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阅读的情景,通过“青藜”这一古代照明工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独的氛围。接着,“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两句,借龙泉剑表达内心的愤慨与无奈,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抱负。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每一次合上书卷,都忍不住发出三次叹息。接下来,“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直接点明了对某位被冤枉的官员(可能是指明朝的少保)的深切同情,认为他的冤屈激起了全国的公愤。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公时的无力感和对正义缺失的忧虑,问世间又有谁能为受害者申诉,寻求天理昭彰。最后,“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担忧,也提醒义士们在乱世中要谨慎行事,因为即使在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先人,但社会的动荡并未因此而平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