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凤律(fèng lǜ)的意思:指人才出众、非凡出色的才能。
更筹(gēng chóu)的意思:更加周密地筹备,更加充分地准备。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官蛙(guān wā)的意思:指那些只在官场中混迹的人,没有实际能力,只会依附权势,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官僚。
聒耳(guō ěr)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嘈杂。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两部(liǎng bù)的意思:指两个部门或两个团体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依存。
六更(liù gēng)的意思:指夜晚的最后一更,即凌晨时分。
漫与(màn yǔ)的意思:漫不加以控制地交谈,言辞放纵不受约束。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偏将(piān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副将、副官的人。
扑满(pū mǎn)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仔细、彻底。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 鉴赏
这首诗《蛙鼓》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城市中蛙声与音乐交织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代都市生活喧嚣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思考。
首联“会当同鼓吹,聒耳藉官蛙”,开篇即以“鼓吹”与“官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现代都市中人工制造的音乐与自然界的生物声音并存的情景。这里的“鼓吹”指的是人为的音乐表演,而“官蛙”则暗指城市中的青蛙叫声,两者共同构成了都市夜晚的声音景观。“聒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声音给人们带来的干扰和不适感。
颔联“漫与鼍音诩,偏将凤律谐”,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鼍音指的是类似鼓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人工音乐的嘈杂;凤律则是古代音乐中的调律,象征着和谐与优雅。这两句诗通过“诩”(夸耀)和“谐”(和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代都市音乐过于喧闹、缺乏自然之美的批评。
颈联“六更筹可展,两部乐堪怀”,转而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音乐的延续。在深夜时分,音乐表演仍在继续,仿佛时间被拉长,人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这里的“六更筹”指的是深夜时刻,“两部乐”可能是指不同风格或类型的音乐表演,体现了都市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和持续性。
尾联“笑彼鸣笳者,嚣尘扑满街”,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口吻结束全诗。诗人通过“鸣笳者”(吹笳之人)的比喻,讽刺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追求热闹与繁华的人们。他们或许忽略了身边的自然之美,只沉浸在人造的音乐与喧嚣之中。最后一句“嚣尘扑满街”形象地描绘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表面繁荣背后可能隐藏的空虚与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现代文明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相思慢
雨久寒重,敝裘似铁,穿窗风利如刀。
翻书指冷,索酒瓶空,殢人镇日无聊。瑟瑟萧萧。
更彤云霭霭,雪洒梅梢。明月影难邀。
掩清光、偏在今宵。
况岑寂孤怀,黄昏枯坐,一灯黯淡慵挑。
无端牵惹起,万千愁、剥茧抽蕉。梦短魂劳。
芳信杳、天边雁骄。苦关情、深怜目断人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