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削(bǐ xuē)的意思:指用笔削去杂质,比喻去除不正之事或不好的东西。
残骸(cán hái)的意思:指被破坏或毁灭后所剩下的残余物。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丹鼎(dān dǐ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大鼎,也用来形容官职高而且权力大。
登真(dēng zhēn)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真理、追求真实、追求真相。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节酒(jié jiǔ)的意思:节制饮酒,戒除酒精。
山经(shān jīng)的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石记(shí jì)的意思:指铭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也泛指留下的文字记载。
松节(sō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不为名利所动。
玄洲(xuán zhōu)的意思:指神秘、高深莫测的地方或事物。
羽车(yǔ chē)的意思:形容行车迅速,速度快。
志书(zhì shū)的意思:指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的书籍。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寄贞居张儒仙》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画面。首句“露冷玄洲草木疏”,以露水的寒凉和草木的稀疏,渲染出一种幽深而寂静的环境,暗示了贞居(可能为隐居之地)的清寂氛围。次句“砚泉分得涧循除”,则通过砚泉与山涧的互动,展现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第三句“钩题石记脩人表”,意指张儒仙在石上刻字,记录修身养性的历程,体现了他的志向和修养。第四句“笔削山经作志书”,进一步强调张儒仙在整理山川地理知识,如同撰写一部传世之作,显示出他的学识和责任感。
第五句“丹鼎晓温松节酒”,描述了清晨时分,松节酒在丹鼎中温热的情景,暗含着道家炼丹的生活方式和对长生的追求。最后一句“茗瓯春点菊苗菹”,则转而描绘品茗的闲适,以春天的菊花为佐料,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张儒仙隐居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其人品和学识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