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海见赠·其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次韵孙海见赠(其八)》中的片段。苏过,字平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次子。此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奇遇和冒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嗟余幼好奇”,开篇以“嗟”字抒发感慨,诗人自述年少时便心怀奇想,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乘桴蹈南海”,借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处借“乘桴”比喻追求理想,前往遥远的南海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远游信虽美,惊梦今犹每”,诗人感叹远游虽然充满魅力,但现实生活中仍会遭遇种种不如意,如同惊醒的梦境,让人感到失落与无奈。这里运用了“惊梦”的典故,比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饱类邯郸”,“邯郸”原指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此处借指古代传说中赵王梦见自己在邯郸城中享尽美食的故事。诗人将“一饱”与“邯郸”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对物质满足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
“苦乐何足骇”,最后两句诗人以平静的语气总结,表示对于人生的苦与乐,他已经不再感到惊讶或困扰。这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波折后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历经世事变迁后所展现出的成熟与淡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川归命实惟列祖笃祜垂庥已遵循令典遣官告祭复亲谒孝陵景陵泰陵用申忱悃以三月十三日发京师驻烟郊途中即目成咏
远服归王化,宗功实式凭。
当春严法驾,择日上先陵。
陌草青无尽,堤杨翠欲凝。
迎眸膏壤润,乾惕倍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