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讼·其二》
《自讼·其二》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偶来尘世五旬三,多少悲欢好恶兼。

本性随身共灭,皎如沧海秋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好恶(hào wù)的意思:指喜好或厌恶的情感态度。

欢好(huān hǎo)的意思:形容非常愉快、快乐。

秋蟾(qiū chán)的意思:指独自高唱,无人欣赏或赞赏。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自讼(其二)》由明代诗人谢肃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我反思。

首句“偶来尘世五旬三”,以一种偶然和不经意的方式描绘了个体在世间短暂而平凡的存在,暗示生命如同过客,不经意间踏入尘世,经历着五十又三年的时光流转。

次句“多少悲欢好恶兼”,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旅程中的复杂情感体验。无论是欢愉还是悲伤,喜爱还是厌恶,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画卷。

第三句“本性不随身共灭”,强调了人的本性超越了肉体的存在,即使身体消逝,本性依然永恒。这句诗体现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即人的内在品质不会因物质生命的终结而消失。

最后一句“皎如沧海出秋蟾”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本性的光辉如同秋夜之月,从浩瀚的海洋中升起,明亮而纯净。这里将本性比作秋月,既象征着高洁、宁静,也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本性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光芒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情感、本性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珍视。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十月十日雨

南州雨意万山深,毒雾蛮烟半月阴。

细草公庭秋淅淅,隔花宫漏夜沈沈。

溪流破白添新涨,云岫拖青失旧林。

静倚客窗听不厌,乾坤随处望为霖。

(0)

初夏四首·其三

穹林迢递绿生烟,漠漠澄空映水田。

唤雨唤晴鸠不住,能高能下燕频穿。

春晖东去元无恙,风力南来渐有权。

起坐江楼自清晓,游鱼吹浪碧荷圆。

(0)

过卢沟桥

野适意自惬,逢春更可怜。

弄黄初试柳,破碧已分泉。

马足腾晴雾,鸡声隔午烟。

翠华巡幸日,驰道直如弦。

(0)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其五潇湘夜雨

扁舟潇湘上,夜听潇湘雨。

回风度明珰,丛篁各成坞。

欲起寄相思,美人隔南浦。

(0)

荅施生二首·其一

二泉门下士,海内早知名。

通家一书札,万里各含情。

(0)

刘士奇张时济过观雪竹

袅袅朱弦留上客,泠泠修竹对高轩。

重檐舞雪银花缀,曲槛回风翠叶翻。

湘浦佩环临渭浦,秦园词赋拟梁园。

从今开径延三益,聊共倾壶散郁烦。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