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碣石篇·其三》
《碣石篇·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委蛇者河,千里一曲。方之舟之,匪刍伊粟。

太行诘屈西北是经。车辙马迹,日不遑宁。

于铄圣人,依其在京。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差次(chà cì)的意思:指次等、低劣、差劲。

车辙(chē zhé)的意思:指车轮辗过的痕迹或沿途遗留下的痕迹。比喻前人的经验或前人留下的成果。

遑宁(huáng níng)的意思:形容心情宁静、无所事事、无所求索。

诘屈(jí qū)的意思:指责别人的狡辩和无理争辩。

郡国(jùn guó)的意思:指地方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于铄(yú shuò)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车辙马迹(chē zhé mǎ jì)的意思:指车辙和马蹄的痕迹,比喻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千里一曲(qiān lǐ yī qǔ)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能够感动人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河蜿蜒曲折,千里一曲的壮丽景象,比喻为舟行于水,虽有起伏却始终向前。接着以太行为例,展现其险峻与雄伟,作为北方的脊梁,承载着车马的频繁往来,日复一日,永不停息。诗人赞颂圣人的智慧与威严,如同京城的稳固基石,使得官吏们有序地分派职责,各地郡国得以繁荣发展。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泛舟过吉泽

萧萧菰蒲如荻林,五月已觉秋意深。

烟波灭没有渔艇,浦溆飞鸣多水禽。

稽山出云极奇变,陆子岸帻方微吟。

一声菱唱起何许,洗尽万里功名心。

(0)

村舍七首·其一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0)

初冬杂题六首·其四

五斗安能解醉酲,瞢腾睡眼怯窗明。

策勋赖有春芽在,卧听山童转硙声。

(0)

自警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

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釐。

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

我今齿发弊,彊健复几时。

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

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

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

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0)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读书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

(0)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古风十首·其一

君子亦有慕,不慕要路津。

君子亦有耻,不耻贱与贫。

风俗未唐虞,诗书非一秦。

展转不能瞑,卧听鸡唱晨。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