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及 第 后 寄 长 安 故 人 唐 /杜 牧 东 都 放 榜 未 花 开 ,三 十 三 人 走 马 回 。秦 地 少 年 多 办 酒 ,已 将 春 色 入 关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放榜(fàng bǎng)的意思:公布考试成绩。
酿酒(niàng jiǔ)的意思:指酿造酒醋或制作酒类饮品的过程。
秦地(qín dì)的意思:指秦朝统治的地区,也指统治者的权力范围。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注释
- 东都:唐代以洛阳为东都。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的科举考试在此举行。
三十三人:指这一年进士科登第共三十三人。
秦地:指今陕西一带。
此代指唐京城长安。
酿酒:一作“办酒”。
春色:既指春光,又指通过吏部关试的喜讯。
唐时进士及第后,必须过吏部关试,方取得入仕资格。
关:这里同时指关试和函谷关。
- 翻译
- 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时节和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思念之情。"东都放榜未花开"一句,讲述的是选秀已经举行,但春天的花朵尚未开放,这不仅描绘出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三十三人走马回",这里的数字“三十三”并不特指具体的人数,而是泛指一批人,他们在选秀之后骑马返回,可能暗示了功名场上的激烈竞争。
接下来的两句"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则转向对远方故土的怀念。"秦地"特指长安一带,而"少年多酿酒"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可能是为了庆祝佳节或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将春色入关来"更深化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换。
整首诗通过选秀、马背上的归人、酿酒的少年以及春色的到来,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生活画卷。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映射出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一雉子游原泽篇
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惊良已深。
北伐诗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
崇替非无徵,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
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涂泰由积否。
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
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
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
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
晋杯槃舞歌诗
晋世宁。四海平。普天安东永大宁。四海安。天下欢。
乐治兴隆舞杯槃。舞杯槃。何翩翩。
举坐翻覆寿万年。天与日。终与一。
左回右转不相失。筝笛悲。酒舞疲。
心中慷慨呆健儿。樽酒甘。丝竹清。
愿令诸君醉复醒。醉复醒。时合同。
四座欢乐皆言工。丝竹音。可不听。
亦舞此槃左右轻。自相当。合坐欢乐人命长。
人命长。当结友。千秋万岁皆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