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莺千啭,庭闲竹数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 宫 致 斋 贻 裴 著 作 宋 /张 舜 民 西 出 都 门 外 ,尘 埃 扑 马 鞍 。人 家 事 寒 食 ,星 雨 仰 祠 官 。日 永 莺 千 啭 ,庭 閒 竹 数 竿 。惟 怜 隔 斋 禁 ,不 得 共 清 懽 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家事(jiā shì)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琐碎事务。
马鞍(mǎ 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扑马(pū mǎ)的意思:指对马虽然扑的很厉害,但是没有实际的效果。
清欢(qīng huān)的意思:指心灵的宁静和舒适愉悦的感觉。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日永(rì yǒng)的意思: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指事物逐渐好转或发展。
祠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却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
星雨(xīng yǔ)的意思:指星星像雨点一样密集地从天空中落下来,形容景象壮观、瑰丽。
斋禁(zhāi jìn)的意思:指禁止吃肉、酒等封斋的规定。
- 注释
- 西:向西。
都门:京都城门。
尘埃:尘土。
扑:打在。
马鞍:马鞍上。
人家:人们。
事:准备。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
星雨:比喻祭祀时的烟火。
祠官:祭祀官员。
日永:白天漫长。
莺:黄莺。
千啭:婉转鸣叫。
庭闲:庭院空闲。
竹数竿:几竿竹子。
唯:只。
怜:可惜。
隔斋禁:斋戒的规定。
共清欢:共享欢乐。
- 翻译
- 向西出了京都城门,一路尘土飞扬打在马鞍。
人们都在准备寒食节,纷纷祭祀祖先祈求平安。
白天漫长,无数黄莺婉转鸣叫,庭院中只有几竿修竹静静矗立。
只可惜隔着斋戒的规定,不能一同享受这清静的欢乐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执行公务时,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的场景,行至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马背上积满了尘埃,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接着"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透露出诗人对家中亲人过着节日(寒食节)而自己却在外面忙碌于公务的感慨。星光下思念之情如同细雨般滋润,但又无从寄托,只能向苍天祈愿。
"日永莺千啭,庭闲竹数竿"则是对家中景象的描绘。白日漫长,无尽的时光仿佛被庭院中的竹子所占据,每一竿竹都在诉说着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唯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欢"表达了诗人因职务的关系,被隔离而不能与家人共享节日之乐的哀愁。这里的“斋”指的是官员执行公务时的居所,“隔斋禁”意味着无法跨越的界限,而“清欢”则是对家中亲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手中的公务和心中的私情,表现了官员在外漂泊、思念家人的复杂感情。同时,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使得这份离愁更加深刻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巴丘驿晚题二首
水驿聊容借,官曹少逭劳。
关门对风雨,策杖看波涛。
浩浩心疑壮,悠悠着遽搔。
忽来双白鹭,伫立久江皋。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
此地已穷域,更乘惶恐滩。
家声同学旧,勇退急流难。
使者威严霁,尚书礼数宽。
听渠丞訾{上敖下言},也胜尉酸寒。
赠墨二首
奚李风流远,名家得自贤。
粗能明款识,不暇别中边。
岁计一丸足,痴人连屋悬。
此生能几屐,兹士信超然。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