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别业·其二》
《读书别业·其二》全文
明 / 王樵   形式: 七言绝句

山人何事林居,西陌东阡任所如。

妙思还从个中得,不须象罔玄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林居(lín jū)的意思:指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妙思(miào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困难时,思维敏捷,灵感迸发。

任所(rèn suǒ)的意思:担任职务,担任官职。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象罔(xiàng wǎ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距甚远,无法比拟。

玄珠(xuán zhū)的意思: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樵所作,题为《读书别业(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找灵感和智慧的态度。

首句“山人何事爱林居”,直接点出诗人喜爱隐居于山林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西陌东阡任所如”描绘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行走于西边的小路还是东边的田野,都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妙思还从个中得”一句,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灵感并非来源于外在的追寻或刻意的思考,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这里的“个中”既指自然界的万物,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

最后一句“不须象罔索玄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智慧的理解。他指出,无需借助外在的工具或方法(“象罔”可能象征着复杂的理论或技巧),也不必去追求某种神秘的真理(“玄珠”常被用来比喻深奥的真理或智慧),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就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之中,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在智慧的深刻体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樵
朝代:明

(1521—1599)镇江府金坛人,字明远。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历刑部员外郎,著《读律私笺》,甚精核。万历初,张居正知其能,任为浙江佥事,擢尚宝卿。以请勿罪反对居正夺情视事之言官,忤居正,出为南京鸿胪卿,旋罢。后再起至右都御史。有《方麓居士集》。
猜你喜欢

次韵吕居仁送李商老兼简李去言兄弟诸同参五首·其四

角巾拂弹棋,运斤斲蝇翼。

当时未得妙,岂暇日入息。

譬如河漫流,难以一篑塞。

饮食男女间,嬉笑中盗贼。

要须了其原,及此未曛黑。

(0)

次韵卿山主解嘲

道人竹瘦松柏刚,饱更风雨惯雪霜。

堂堂自住一法界,岂与萧艾相短长。

利刀割水风吹光,以空坏空竟谁伤。

君不见湖边飞来两白鹭,终朝容与水云乡。

(0)

偈二十四首·其十八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灯能传百千灯。

此时不彻全身句,眨起眉毛已葛藤。

(0)

偈二十四首·其十

古佛真宗,弥满成现。明眼衲僧,作么生辨。

切忌撞头磕脑。

(0)

送诸方行化·其三

火里生莲世岂知,入廛须是丈夫儿。

毗耶老汉如相扣,报道年来眼搭眵。

(0)

岩畔春将老四首·其四

岩畔春将老,憨痴兴转多。

时时逢野老,共唱哩棱啰。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