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
《过顾山寺次韵》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石苔(shí tái)的意思:指在石头上生长的苔藓。
水寺(shuǐ sì)的意思:指雨水充足,寺庙宏伟的景象。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闲行(xián xíng)的意思:指没有目的地、没有计划的行走,形容闲散无聊。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手持青藜杖,漫步至水寺西的情景。春雨中的石苔让道路显得湿滑,而傍晚的潭树则被低垂的云雾所笼罩。寺庙中的钟磬声在寂静中回荡,似乎刚刚停止,花丛深处,访客仿佛迷失了方向。诗人悠然自得地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沿途倾听黄莺的啼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石苔”、“潭树”、“暮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而“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访客的沉浸感。最后,“闲行忘近远,随处听莺啼”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