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
《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已无迎送人群,犹复杖藜出候君。

耳洗嫌因闻世事头风喜得新文

山中偃息龙卧,陌上差池惜雁分。

莫怪临岐怅望,有谁人肯访閒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临岐(lín qí)的意思:指离别之际或临别时的情景。

龙卧(lóng wò)的意思:指龙蛇伏卧,形容力量或才能隐藏起来,不暴露出来。

人群(rén qún)的意思:形容人群非常多,数量庞大。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新文(xīn wén)的意思:指新的文章或新的作品。

偃息(yǎn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

迎送(yíng sòng)的意思:迎接和送别。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名为《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

首联“已无迎送绝人群,犹复杖藜出候君”,诗人以“无迎送”和“绝人群”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随后以“犹复杖藜出候君”展现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也愿意独自外出等候朋友的到来。

颔联“耳洗嫌因闻世事,头风喜得诵新文”,通过“耳洗嫌”和“头风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与对新知识的渴望。他希望在与友人的交谈中,能够洗涤心灵,忘却尘世的烦恼,并且在友人的陪伴下,得以享受阅读新文章的乐趣。

颈联“山中偃息惭龙卧,陌上差池惜雁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山中的龙,暂时偃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以“惜雁分”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如同雁群在田间分飞,令人感到惋惜。

尾联“莫怪临岐频怅望,有谁人肯访闲云”,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他担心友人离去后,再无人能像他一样,愿意探访那隐居的闲云,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黄小江饮予西樵小寓复有后期

溪山寒菊正开时,真景随人入致思。

得象不如忘象妙,出山休恨入山迟。

空齐久矣悬清榻,他雨宁无续后期。

此意信君能不负,且先分付月明知。

(0)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

禁垣多献纳,西蜀此经营。

四面穷输粟,三年未息兵。

济时心益壮,顾内意全轻。

试看瞿塘水,如何出闼情。

(0)

玉台揽秀

玉台隐隐翠微中,千尺昆崙枕碧空。

云散烟消有真景,玉岩龙井共无穷。

(0)

五龙稳睡

山色空濛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

等閒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七

主人素性爱筼筜,南壑移栽护北堂。

任取他年栖凤处,清阴聊得且尚羊。

(0)

赠谢明府奏绩

三年为令两移封,治状行应达九重。

秪恐宵衣问幽侧,青山无以答从容。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