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筹兵(chóu bīng)的意思:筹集军队,准备作战。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骑云(qí yún)的意思:指飞黄腾达,得意洋洋的样子。
青徐(qīng xú)的意思:指年轻有才华的人。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酸辛(suān xīn)的意思:形容感觉酸痛和辛辣。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壬午除夕》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战乱景象。首句“万骑云奔匝野尘”,形象地展现了骑兵奔驰如疾风卷起漫天尘土的壮观场面,透露出紧张与动荡的气息。接着,“寒埤觱栗倍酸辛”则通过寒冷的池塘和士兵们艰辛的感受,表达了军旅生活的艰难。
诗人感慨“不知今夕为何夕”,流露出对战争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恰喜明春尚有春”寄托了对来年春天的希望,暗示即使在寒冬中,也期待着生机复苏。接下来的“画角风声吹寂寂,戍楼灯影黯燐燐”,以角声和昏暗的灯火,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烘托出戍守边疆的士兵们的孤独与坚守。
最后两句“青徐不在榆关外,寄语筹兵借箸人”,诗人借榆关之外的青徐之地,表达对远离家乡的将士们的关怀,同时也暗含对决策者增加兵力、共谋抗敌的呼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士兵的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鹤仙.寿秦伯和侍郎
樱桃抄乳酪。正雨厌肥梅,风忺吹箨。咸瞻格天阁。
见十眉环侍,争鸣弦索。茶瓯试瀹。
更良夜、沈沈细酌。
问间生、此日为谁,曾向玉皇、案前持橐。龟鹤。
从他祝寿,未比当年,阴功堪托。天应不错。
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卫霍。
奈胡儿自若,惟守绍兴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