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友三首·其三》
《寄友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音书(yīn shū)的意思:指音乐和书籍,也可指音乐和文学。

梅花落(méi huā lào)的意思:比喻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注释
客里:旅居他乡。
逢:遇见。
惘然:茫然若失,心神不定。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落尽:全部凋谢。
柳如烟:形容柳树成荫,轻柔如烟雾。
无情:这里指雁对人的情感冷漠。
最恨:最令人讨厌或遗憾。
东来雁:从东方飞来的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底事:为什么。
音书:书信。
不肯传:不愿意传递。
翻译
在旅途中忽然遇到春天,心中感到一阵茫然。
梅花已经凋零,只有柳树像轻烟般飘荡。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怀念之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故土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客里逢春一惘然",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春天,但却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因为这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梅花落尽柳如烟"则描绘出一个景象:梅花已经凋零,而柳树则像是轻柔的烟雾,营造了一种淡雅而又有点哀伤的情境。

接下来的两句"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中途过客——大雁的怨恨。这些大雁本应是信息的传递者,但它们却无情地飞过去,不带走任何消息。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虽然手头有书信可写,却又不忍心让这些纸张承载自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大雁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深。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四十二

说钱心即喜,见死元不愁。

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

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

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

(0)

诗并序·其十四

百岁乃有一人,得七十者稀。

张眼看他死,不能自觉知。

痴皮裹脓血,顽骨强相随。

两步行衣架,步步入阿鼻。

双盲不识鬼,伺命急来追。

赤绳串著项,反缚棒脊皮。

露头赤脚走,身上无衣被。

(0)

病后醮宅

公干苦沉绵,居山畏不延。

白驴迎蒯子,青牛下葛仙。

度符南灶曲,写咒北阶前。

龙行初禁火,鸟步即凌烟。

净席三天坐,香炉五帝筵。

埋沙禳疫气,镇石禦凶年。

鬼用泥为壁,神将纸作钱。

山精愁镜厌,野魅怯灯然。

今日扬雄宅,应堪草《太玄》。

(0)

西江月·其三

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

寻枝寻叶必知根,无智便乃心昏。

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

水银渐结必难存,秘诀要处谁论。

(0)

桂花曲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空月明。

河汉女,玉练颜,云軿往往到人间。

九霄有路去无际,袅袅大风吹佩环。

(0)

历山·其一

齐州城东舜子郡,邑人虽移井不改。

时闻汹汹动绿波,犹谓重华井中在。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