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北 郭 贫 居 唐 /孟 郊 进 乏 广 莫 力 ,退 为 蒙 笼 居 。三 年 失 意 归 ,四 向 相 识 疏 。地 僻 草 木 壮 ,荒 条 扶 我 庐 。夜 贫 灯 烛 绝 ,明 月 照 吾 书 。欲 识 贞 静 操 ,秋 蝉 饮 清 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蝉饮(chán yǐn)的意思:指以虚有其表的饮食作为满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广莫(guǎng mò)的意思:广泛而深远,无边无际。
蒙笼(méng lóng)的意思:指用欺骗、迷惑、压制等手段将人控制或限制在某种状况或环境中,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失意(shī yì)的意思:指遭遇挫折或失败,心情沮丧、不如意。
四向(sì xiàng)的意思:四面八方,指周围的各个方向。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意归(yì guī)的意思:指心意回归本真,回到最初的状态。
贞静(zhēn jìng)的意思:指女性保持贞节和沉静的品质,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沉稳、淡定。
- 注释
- 进:前进。
乏:无力。
广莫:广大无边。
力:力量。
退:退却。
为:成为。
蒙笼:隐蔽、隐藏。
失意:遭遇挫折,不得志。
归:回归。
四向:四方。
相识:认识的人。
疏:疏远。
地僻:地方偏僻。
草木壮:草木茂盛。
荒条:荒凉的树枝。
庐:简陋的房屋。
夜贫:夜晚贫穷。
灯烛绝:灯火熄灭。
吾书:我的书籍。
贞静:坚贞宁静。
操:品格。
秋蝉:秋天的蝉。
清虚:清冷虚无。
- 翻译
- 前进乏力无能为力,退却只能隐居避世。
三年以来失意而归,四方旧友关系疏远。
地处偏僻草木繁茂,荒芜枝条支撑我的茅屋。
夜晚贫困连灯火都熄灭,只有明月照亮我读书的时光。
想要了解我坚贞宁静的品格,就看秋天蝉儿在清虚中饮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偏远地区的艰苦生活和精神追求。开篇"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遇到困难,无奈之下只能隐居山林。"三年失意归"显示了诗人的不顺遂心和对归隐生活的无奈接受。"四向相识疏"则透露了他与外界联系的减少,孤独感油然而生。
接着,"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描绘了一种自然环境,诗人在这偏远之处建造自己的居所,与大自然密切相连。夜晚的景象"夜贫灯烛绝"展示了生活的艰难和物质上的匮乏,但"明月照吾书"则表达了诗人依然坚持着阅读与学问,即便是在困境中,也不放弃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心世界的描绘。"欲识贞静操"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平和生活态度的向往,而"秋蝉饮清虚"则是对自然界中小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察,暗含着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守与超脱,是一首充满哲理且富有意象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