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辄生怖,政堕葱韭恶。
犹欣昙华供,尚及荐杯勺。
杯勺(bēi s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大小不相称,或者不相称的关系。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发药(fèi yào)的意思:指医生开具药方并发给病人药物。
风籁(fēng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声音悠扬、动听。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盘错(pán cuò)的意思:指把事情本来的轨道或顺序搞错了。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石盘(shí pán)的意思:指古代传统的石质盘子,比喻事情的结果已经定局,无法改变。
天乐(tiān lè)的意思:形容天地万物和谐安乐,充满喜悦的景象。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住世(zhù sh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不愿意离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台山石桥时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乱山云溟濛”描绘了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迷蒙而神秘的感觉。接着“修径石盘错”则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石头错落有致的自然地貌,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
“声闻住世果,窟宅遍岩壑”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自然界的声响和居住之所与佛教的“声闻”、“窟宅”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我行适遇雨,风籁响天乐”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雨中,风声如乐,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盛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石桥定鬼设,险滑不容脚”描述了石桥的险峻与难以行走,同时也暗示了石桥可能有着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临流辄生怖,政堕葱韭恶”表现了诗人面对水流时的恐惧,以及对可能遭遇危险的担忧,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
“犹欣昙华供,尚及荐杯勺”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诗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并以之为乐,体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分尝不敢馀,稽首谢发药”则是对佛法的恭敬与虔诚,表示品尝了自然之赐后,不敢浪费,而是以感恩之心向佛祖致谢,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在艰难旅程中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披猖二十四风花,淑美丰融殿百华。
畀付碧茎頩粉蕊,薰裁温馥叠鲜葩。
无言似笑诗魔恼,比韵侔娇女艳加。
壮岁逐春心欲谢,酥煎靡丽远泥沙。
石中枯木双扶疏,粲然脉理通肌肤。
剖开左右两相属,细看不见毫发殊。
老樗剥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须。
丘陵迤逦山麓近,云烟澹䨴风雨馀。
我惊造物巧如此,刻画琐细供人须。
公家此类尚非一,客至不识空嗟吁。
案头紫云抱明月,床上寒木翻饥乌。
赋形简易神自足,鄙弃笔墨嗟勤劬。
天工此意与人竞,杂出变怪惊群愚。
世间浅拙无与敌,比拟赖有公新书。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