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湖汊系归船,曳杖寻钟古刹悬。
僧云净社难呼饮,汝不长斋返近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长圻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偶从湖汊系归船”,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诗人偶然间在湖边泊舟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随性与自在。接着,“曳杖寻钟古刹悬”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寺院,暗示着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探索与追寻。
“幢石草侵天监字,讲坛松漏莫釐烟”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寺院的古老与庄严。石幢上青苔覆盖,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讲坛旁松树参天,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佛法深邃的感悟。
“僧云净社难呼饮,汝不长斋返近禅”两句,转而聚焦于僧人生活。诗人提到僧人难以被邀请饮酒,表现了僧侣们清规戒律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禅修的专注与虔诚。后半句“汝不长斋返近禅”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与禅宗精神的紧密联系。
最后,“临别杨枝犹解赠,宰官重到定何年”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再次相遇的期待。杨枝作为赠物,象征着友谊与祝福,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传承。整首诗在离别之际,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人情世态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