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广 中 南 华 寺 一 首 宋 /王 阮 一 水 透 南 粤 ,高 人 忆 老 卢 。如 何 拈 不 起 ,只 为 本 来 无 。匍 匐 三 千 里 ,披 攘 五 百 徒 。都 来 些 子 事 ,焉 用 尔 区 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来些(lái xiē)的意思:接受一切来者,不加选择或挑剔。
南粤(nán yuè)的意思:指广东省,也泛指广东地区。
披攘(pī rǎ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物体拥挤、混乱的样子。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些子(xiē zǐ)的意思:些许、一点点
- 翻译
- 一条江水流经南粤大地,高人怀念着老卢。
为何无法拿起,只因它本就空无一物。
历经长途跋涉三千多里,带领五百人奋力前行。
这些事情,哪里需要你这小小的角色呢。
- 注释
- 南粤:古地名,指广东地区。
老卢: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拈不起:形容无法把握或忽视。
本来无:指事物本性为空,或者无需执着。
匍匐:爬行,这里形容长途跋涉。
披攘:带领,指挥。
区区:谦辞,表示不重要或微不足道。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和怀旧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无奈。首句“一水透南粤”,以广阔的水面勾勒出南方风光的轮廓,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深邃和开阔。接着“高人忆老卢”则显露出诗人对于古代高洁人物的怀念,可能是对历史上的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缅怀。
中间两句“如何拈不起,只为本来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象,却无法触摸到内心深处的渴望,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原本就不存在,或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末尾两句“匍匐三千里,披攘五百徒”描绘了一种广阔无垠的景象和壮观的场面。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心灵的扩张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都来些子事,焉用尔区区”,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把世间纷争琐碎之事看得轻松,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物,也不再去计较。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联想,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道公
知公鼻祖冬之日,谪向江山冷无匹。
粹然真气满轻躯,自言位次神仙秩。
同辈几人始谢老,惟公跹跹居第一。
鸾腰不舞自欲飞,神屦瞥波原不湿。
永巷春深帘幕幽,西都有人名莫愁。
我老摧颓乖旧约,空能时作梦中游。
送翟公巽赴中书舍人
韩筋柳骨世不闻,翟公笔力回千钧。
十年声名满四海,淮阳邂逅双朱轮。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高谈亹亹云汉上,一扫阘茸如灰尘。
夜光明月不计数,坐使衰弊生精神。
恨无金玉相报答,还家三叹嗟我贫。
青灯论文夜未分,晓闻门外送使君。
问君舍此去安往,紫皇诏归侍玉宸。
锋铓发硎断犀象,好为明主裁丝纶。
论思献纳乃其职,况公之意常在民。
追还三代旧风采,主以事实致此文。
圣君贤相有美意,笔端与物为阳春。
牧牛儿
牧牛儿,远陂牧。
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
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
乌犍砺角逐春行,老牸卧噍饥不鸣。
犊儿跳梁没草去,隔林应母时一声。
老翁念儿自携饷,出门先上冈头望。
日斜风雨湿蓑衣,拍手唱歌寻伴归。
远村放牧风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恶。
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