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池阳何处扪摸后代商量苦也无。

古人刚地多事,敢问如今会也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刚地(gāng d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固、坚强,不易动摇或改变。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扪摸(mén mō)的意思:触摸、摸索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商量(shāng liɑng)的意思:商量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相互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三十首,通过巧妙的问答形式,探讨了对古人的理解和传承问题。

首句“池阳何处得扪摸”,以“池阳”为引子,仿佛在询问一个难以触摸或理解的事物,暗示了对古代智慧或传统的一种探索和追寻。这里的“扪摸”既指实际接触,也暗含着深入理解与体会之意。

次句“后代商量苦也无”,表达了后人试图理解和继承古代智慧时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苦也无”强调了这种努力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文化传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

接着,“古人刚地成多事”,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似乎在质疑古人行事的复杂性或不必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在面对这些复杂行为时的困惑和不解。这里的“刚地”可能是指古人行事的坚定或固执,而“多事”则可能指的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复杂后果或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敢问如今会也无”,以疑问的形式结束,直接将话题转向当代,询问当今社会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接纳古代的智慧与行为。这不仅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当下文化传承状态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现代人能否正确解读和应用古代智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反问,探讨了文化传承中的困难、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对现代人能否正确理解和应用古代智慧的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示围炉僧

炉边静坐默无言,勿论粗疏若市廛。

冷暖此中看火色,祖师心印为亲传。

(0)

早秋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0)

偈二十四首·其十六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

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

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0)

绝句五首·其一

支径雨浓草色,短墙风动筠梢。

黄鹂犹啭夏木,紫燕才出春巢。

(0)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一

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

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

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

出没卷舒,得大自在。动若浮云,止犹谷神。

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0)

宁国院

岑寂千山曲,萦纡一径微。

楼台青嶂合,窗户乱云飞。

野色侵僧衲,池光射客衣。

偶来修吏隐,到此益忘机。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