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可大编修》
《送刘可大编修》全文
明 / 傅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子欲何之,乡园海涯

百年炊臼梦,一寸倚门私。

赐告恩何重,还朝驾莫迟。

木天常职在,应不负幽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常职(cháng zhí)的意思:指担任某个职位或角色的时间长久、稳定。

朝驾(cháo jià)的意思:指朝廷派遣使者或官员出使其他国家。

炊臼(chuī jiù)的意思:指烹饪食物的工具,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团结合作的场所或事物。

赐告(cì gào)的意思:赐告指君主或上级赐予下级告诫、劝告的意思。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还朝(hái cháo)的意思:指被废黜的君主重新登上王位。

木天(mù t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善良、纯真无邪,不懂世事的样子。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乡园(xiāng yuán)的意思:指家乡或故乡。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幽期(yōu qī)的意思:指相思的情愫,为了等待而黯淡、寂寞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傅圭为友人刘可大编修即将离京赴任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仕途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游子欲何之”,以设问开篇,点出友人即将远行的背景,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之情。接着,“乡园向海涯”一句,描绘了友人前往之地的遥远与辽阔,暗含着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百年炊臼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比作“炊臼梦”,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幸福的深深祝福。“一寸倚门私”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友人家庭的牵挂,以及希望友人能早日归家,与家人团聚的心愿。

“赐告恩何重,还朝驾莫迟”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因公务而不得不离开的惋惜,同时也对友人官运亨通、早日归来充满期待。这里“赐告”指请假,“还朝驾”则是指返回朝廷任职,体现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

最后一句“木天常职在,应不负幽期”则寄寓了对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不忘初心,坚守职责的期望。同时,“木天”作为古代官署的代称,也暗示了友人无论身居何职,都应尽心尽力,不负众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事业的支持与鼓励。

作者介绍

傅圭
朝代:明

(1459—1515)明保定府清苑人,字邦瑞。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预修《大明会典》。正德六年,累迁为礼部尚书。遇大事,毅然执争,人不能夺,因此忤权幸,八年致仕。
猜你喜欢

咏史·其一张良

乳口摇牙向白蛇,一朝电拂博浪沙。

下邳不得编书读,帷幄何妨佐汉家。

(0)

送林正仲丞王山

去年我为客,持酒送君归。

君今理征骖,我适卧旧庐。

人生足离合,仕宦相乘除。

科名馀十年,丞县亦既迟。

颜色日愈好,绝口无歔欷。

自言有时命,岁宴知何如。

深藏济人具,不作借势书。

虚名多自误,徐步乃疾驱。

从兹拭老眼,看君上亨衢。

(0)

和刘进之韵兼简吴阜之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箫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0)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其十宜雨亭

看花只为雨愁人,一片才飞减却春。

独此得春无尽藏,每于愁外见精神。

(0)

踏莎行.寿季父吉甫

杏苑长春,椿姿耐老。画堂琴幌融融调。

生涯分付宁馨儿,西园手种闲花草。

露浴明河,风浮素颢。桂花著蕊今年早。

佳占端的在孙枝,明年寿席唲呕笑。

(0)

送前人之董氏馆

雪溪公子清于冰,与人心事秋月明。

黄尘满目分不入,却向嵩曲寻幽盟。

山之趾,水之裔,花柳之时风月夜。

避喧何必武陵源,得閒便是羲皇世。

俗情诩诩有伪真,道义之交无故新。

我今年已八十一,君今亦是半百人。

日日聚首能几日,况我残阳出入息。

闻君束书将有行,万里弱水在咫尺。

相望怨被浮云妨,有梦难托清风将。

岂是临分语太苦,此味昔我实备尝。

一杯一杯莫辞劝,此酒中间胶漆酽。

记得希夷一语不,优好之所勿久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