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
《塞下曲》全文
唐 / 丁棱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

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沙(àn shā)的意思:指海洋中隐蔽的沙洲或礁石,比喻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危险或困难。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红旆(hóng pèi)的意思: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斗争和胜利。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战军(zhàn jūn)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军队。也用来形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力量。

征马(zhēng mǎ)的意思:指招募马匹,用于表示招募人才或壮大力量的行为。

注释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鸣:发出声音,这里指号角声。
晚角:傍晚时分的号角声。
雨雪:下雨夹雪。
塞云低:乌云密布,天色阴沉,似乎要下雪或雨。
烽举:烽火台点燃烽火,古代报警或传达军事信息的方式。
战军动:军队因战争而行动起来。
天寒:天气寒冷。
征马:征战中的马匹。
嘶:马的叫声。
出营:从军营出来。
红旆:红色的旗帜,这里指军旗。
展:展开,飘扬。
过碛:穿过沙漠地带。
暗沙:沙漠中因光线昏暗或风沙大而显得模糊不清的沙地。
迷:使人迷惑,看不清楚。
翻译
北风吹响了傍晚的号角,雨雪厚重使得天空阴沉。
烽火燃起预示战争爆发,天气严寒中战马也在嘶鸣。
离开军营红色旗帜展开,穿越沙漠昏暗的沙尘让人迷失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备的图景,通过对北风、雨雪、烽火等自然和战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人运用“鸣晚角”、“塞云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阴冷萧瑟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紧迫感。

“烽举战军动”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爆发,展现了战争的紧急与激烈。“天寒征马嘶”则不仅描写了严酷的气候,也通过马匹的嘶鸣,传递出士兵们即将出征时的悲壮情怀。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两句,从视觉和空间的角度深化了边塞战争的氛围。红色的军旗在荒凉的戍堡中飘扬,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斗志;而“过碛暗沙迷”则描绘出士兵们在艰难险阻中行进的情景,突出了边塞之战的艰辛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战争氛围的精细刻画,表达了边塞将士们的坚守与牺牲,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边疆地区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丁棱
朝代:唐

丁棱,字子威,生卒年月不详。会昌三年进士。是岁,王起再知贡举,卢肇、丁棱、姚鹄以李德裕荐依次放榜。
猜你喜欢

病退

病退身仍健,春回日渐长。

神诃金鼎药,龙出玉函方。

美睡三竿日,安禅半篆香。

残年已如许,幸复起膏肓。

(0)

病中作

浮世寄酣枕,劳生居漏船。

已悲身老大,更著病沈绵。

亲旧动千里,欢娱无百年。

床头周易在,端拟绝韦编。

(0)

夏夜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0)

秋夕书事二首·其一

秋夕初多露,渔家半掩扉。

鹊飞山月出,犬吠市船归。

影瘦悲形瘁,冠偏感发稀。

眼中无宿士,老我欲畴依。

(0)

春来食不继戏作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

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0)

幽居即事二首·其二

晚日照茅茨,西风吹接䍦。

贫思止酒易,老悔养丹迟。

斸地秋畦药,焚香夜揲蓍。

呼儿具舟楫,吾欲上湘漓。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