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方行到闰,霜始近言浓。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江 墅 言 怀 唐 /陆 龟 蒙 病 身 兼 稚 子 ,田 舍 劣 相 容 。迹 共 公 卿 绝 ,贫 须 稼 穑 供 。月 方 行 到 闰 ,霜 始 近 言 浓 。树 少 栖 禽 杂 ,村 孤 守 犬 重 。汀 洲 藏 晚 弋 ,篱 落 露 寒 舂 。野 弁 欹 还 整 ,家 书 拆 又 封 。杉 篁 宜 夕 照 ,窗 户 倚 疏 钟 。南 北 唯 闻 战 ,纵 横 未 胜 农 。大 春 虽 苦 学 ,叔 夜 本 多 慵 。直 使 貂 裘 弊 ,犹 堪 过 一 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大春(dà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氛非常美好、繁荣。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方行(fāng xíng)的意思:指行走直线,不偏不倚。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苦学(kǔ xué)的意思:指为了学习而付出艰苦努力。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栖禽(qī qín)的意思:栖身的鸟类。
守犬(shǒu quǎn)的意思:指忠诚守护主人的犬类,比喻忠心耿耿、始终不渝的人。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叔夜(shū yè)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戚关系。
田舍(tián shè)的意思:指山野间的农舍,比喻贫穷、简朴的生活环境。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相容(xiāng r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能够和谐地共存,相互融洽,不产生冲突或矛盾。
野弁(yě biàn)的意思:指言辞粗野、无礼的说话方式。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直使(zhí shǐ)的意思:直接指派某人担任某项任务或职责。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注释
- 病身:病弱的身体。
稚子:幼小的孩子。
田舍:农家。
劣相容:勉强容身。
公卿:达官贵人。
稼穑:耕种收获。
闰:闰月。
栖禽:栖息的鸟儿。
守犬:守夜的狗。
弋:狩猎。
露寒舂:寒露打湿舂米。
野弁:野外的头巾。
家书:家信。
杉篁:杉竹。
疏钟:稀疏的钟声。
战:战争。
农:农民。
叔夜:指嵇康,以懒散著称。
慵:懒散。
貂裘弊:衣衫破旧。
过一冬:度过寒冬。
- 翻译
- 病弱之身还需照顾幼子,简陋的农家勉强容身。
我的足迹与公卿官员隔绝,贫穷的生活只能依靠耕种维生。
月亮刚进入闰月,霜降的气息已渐浓厚。
树林稀疏,鸟儿栖息繁杂,村庄孤独,守夜的狗声更显沉重。
傍晚时分,猎人隐藏在汀洲,篱笆间寒露打湿了舂米的稻谷。
野外的头巾歪斜后又整理,家书拆开又重新封好。
杉竹林在夕阳下更显宁静,窗户边回荡着稀疏的钟声。
南北各地唯有战事,纵横交错,农民们还未从劳作中解脱。
虽然春天学习艰苦,但像叔夜那样我向来懒散。
即使衣衫破旧,也足以度过这个寒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秋天的生活景象和心境。开篇即写出病中的农夫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困顿,但家人间依然保持着温情。田地荒废,收成不佳,只能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月亮时分,秋霜初至,寒意浓重,而农夫却只能在稀少的树木间寻找栖息之所。此景象反映出农夫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村落偏远,只有忠实的犬伴随,此情此景令人感慨。
诗中还写到了农夫晚上捕鱼,篱笆间露水凝霜,生活的艰难不言而喻。野地上的弓箭整理完毕,但家书却是拆开又封存,可能暗示着期待与外界的联系。
杉树下适宜晚照,窗户旁倚靠的是疏落的钟,此情此景显示出一种孤寂。最后写到南北战乱不断,而农夫们依旧在努力耕作,但收成并不理想。
诗人以“大春虽苦学”表达了对严寒冬日里农夫不懈怠的辛勤劳作精神的赞美。而“叔夜本多慵”则是诗人自述,可能是在叙述自己的性格或生活状态。最后两句“直使貂裘弊,犹堪过一冬”,表达了即便衣物破旧,也只好硬撑过这个冬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夫秋日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唐代社会下层民众的艰辛生活和不易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些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