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炷香至德山》
《炷香至德山》全文
宋 / 程公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异时至德滴水沈冤

空寂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楼阁朝暾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xiāngzhìshān
sòng / chénggōng

shíwénzhìshuǐshěnyuān

kōngděngsānshìtóngyuán

sōngshāngāo宿lóucháotūn

yóuhèngāofēngdǐngténgluówèim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暾(cháo tūn)的意思: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滴水(d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滴下来,意指非常少的数量或程度。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丽朝(lì cháo)的意思:指盛世、繁荣的朝代。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沈冤(shěn yuān)的意思:指冤屈被压制,无法申冤。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异时(yì shí)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

至德(zhì dé)的意思:指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鉴赏

这首诗名为《炷香至德山》,作者程公许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至德之境的向往和感悟。首句“异时闻至德”暗示了诗人曾听闻过高尚的道德理念,如同清泉洗涤深沉的冤屈。接下来,“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空灵寂静的理解,认为觉悟与迷惑皆源于同一个根本。诗人借景抒怀,通过“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描绘了山中清晨湿润的松杉和朝阳映照下的楼阁,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

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此,最后一句“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表达了遗憾之情,意指未能亲身登临山顶,触摸那藤萝,以更深入地体验这种至德之境。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追求道德高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程公许
朝代:宋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猜你喜欢

枯棕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

(0)

早蝉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0)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0)

雪中寄薛郎中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0)

悠然阁

高阁凭虚起,登临兴甚长。

江流春渺渺,树色晓苍苍。

原隰鱼鳞布,峰峦鸟翼张。

云来兼北极,雨过及南荒。

地大遗民富,时清致理康。

南山常在望,怀古意难忘。

(0)

万里

万里驱车亦壮哉,西征咫尺是轮台。

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北极来。

关到玉门中土尽,槎浮博望使星回。

犹看定远封侯道,却忆嫖姚佐汉才。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