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转应曲·其十七》
《转应曲·其十七》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

天上常仪镜圆。圆镜。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钗燕(chāi yàn)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和装饰品,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和谐美好。

常仪(cháng yí)的意思:指常规的礼仪和规矩。

乘鸾(chéng luán)的意思:乘鸾意为乘坐神鸟鸾凤,表示乘飞行器或乘坐高贵的交通工具。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扇头(shàn tóu)的意思:指引或带领他人前进的人或事物。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厮并(sī bìng)的意思:争斗、争夺。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燕角(yàn jiǎo)的意思:指战国时期齐国的一种特殊军事阵型,也用来比喻战略上的巧妙布局。

圆镜(yuán jìng)的意思:指圆形的镜子,比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的人或事物。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中的第十七首。诗中以今夕为背景,回忆起那个仲秋十七日的夜晚。扇头的女子仿佛乘坐着鸾鸟,寓意着她如仙子般轻盈,天上明月如圆镜,象征着团圆和圆满。诗人反复强调“圆镜”,可能在表达对团圆的渴望或对镜中人儿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钗燕角巾厮并”,描绘了女子发饰与巾饰的搭配,暗示了她的闺秀风范,也可能是诗人对她形象的细腻描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中秋夜的意象和女子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怀旧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九

倾倒投子油瓶,拗折龙孙头角。

大炉鞴里烹煎,香透千岩万壑。

殷勤奉供昔年高卧白云僧,与无舌人从头咬嚼。

咬得著,鼓舞升平,唱村田乐。

(0)

送节操翁住阎寺

早年教海已驰名,破衲青灯究一经。

不借虚空开口说,肯教顽石点头听。

宸奎锡命旌梅坞,丹桂飘香供柏庭。

指日白云禅坐稳,献花无地著山灵。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四

共住孤峰顶,霜牙咬菜根。

一身尘不染,千古道长存。

石竹闲眠鹿,岩松冷挂猿。

我行荒草里,汝又入荒村。

(0)

寄紫箨茶与虎丘石溪

箨龙衔味噀春英,香入萝窗午梦清。

笑汲新泉烦陆羽,贵图尊宿眼增明。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三

九曲黄河彻底清,六龙乾会圣人生。

周行七步称尊处,山岳齐呼万岁声。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一六

六年偿债芝峰寺,费尽衣盂用尽心。

今日杖藜行活路,笑看花木媚清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