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传载(chuán zǎi)的意思:指将信息、消息等传达给他人,使其广泛传播。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古礼(gǔ lǐ)的意思:指古代的礼仪、仪式。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虎口(hǔ kǒu)的意思:虎口指的是虎的嘴巴,成语中表示危险、困难的境地。
近侍(jìn shì)的意思:指在君王或贵族身边侍奉、服侍的人。
两生(liǎng shēng)的意思:两个生命或两种生活状态
龙头(lóng tóu)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组织的核心或领导者。
期期(qī qī)的意思:每期都有,每次都有。
秦仪(qín yí)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庄重、端庄大方。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忠言(zhōng yán)的意思:忠诚正直的劝告或建议。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咏史十二首(其十)叔孙通》以叔孙通的经历为题材,通过描绘他在汉朝太常近侍和博士任上对礼仪改革的情景,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智慧与时代变迁。
首句“太常近侍龙头日”形象地描述了叔孙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日子,暗示他受到皇帝的亲近和信任。次句“博士初离虎口时”则暗指他从秦朝严苛法度下逃脱出来,暗示了他对于秦朝礼仪的不满和对新制度的期待。
“尚改短衣从楚制”表达了叔孙通在汉初推行汉承秦制的同时,不忘吸取楚国传统,体现了他的灵活变通和文化融合。而“能逃古礼杂秦仪”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改革精神,将古代礼仪与秦朝制度相结合,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两生不往谁为鄙,三代相因岂在为”两句,通过比较叔孙通的行为与前人,指出他的改革并非背叛传统,而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是对历史的延续而非否定。
最后,“赖有忠言争易嗣,汗青传载似期期”高度赞扬了叔孙通的忠诚和智慧,他的改革建议被后世铭记,成为历史长河中值得期待的佳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叔孙通的描绘,既赞扬了他的历史贡献,也寓含了对变革与传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弦怨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
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哭卢贞国
一别难与期,存亡易寒燠。
下马入君门,声悲不成哭。
自能富才艺,当冀深荣禄。
皇天负我贤,遗恨至两目。
平生叹无子,家家亲相嘱。
送晓公归庭山
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
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
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