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门关(mén guān)的意思:指某个门户关闭或关闭的状态,也可以比喻关系疏远或不合。
绵上(mián shàng)的意思:形容柔软、柔和、不露锋芒。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潸潸(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泪水流下来的样子。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晓角(xiǎo jiǎo)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鸟儿开始鸣叫,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雁门关(yàn mén gu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关卡。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孙蔚的《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描绘了一幅行旅者的秋日景象。首句“行人去去复青山”,写出行人独自前行,不断穿越连绵的青山,暗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接着,“策马西风了未闲”展现了骑马者在秋风中疾驰,但心情并未因此轻松,反而显得忙碌而忧虑。
“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两句,通过描绘难以寻找的碧绿草地和远方的白云、雁门关,寄寓了诗人对未知路途的迷茫和对边关的遥想,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和落叶的沙沙声,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最后一句“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即使不是因为身处异乡,这份秋意也足以让人心生哀伤。
整首诗以行人的视角,通过秋景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愁绪,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