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引》
《太常引》全文
元 / 许有壬   形式: 词  词牌: 太常引

四堤杨柳松筠。香破水芝新。罗袜生尘

笑画里、凌波未真。

红云缥缈清风萧飒,半醉岸鸟巾不是葛天民。

也做得、江湖散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葛天(gě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不受局限。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凌波(líng bō)的意思: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灵活。

罗袜(luó wà)的意思:指袜子上的花纹错综复杂、杂乱无章,比喻事物纷繁复杂,杂乱无章。

鸟巾(niǎo jīn)的意思:指轻薄的衣物或纺织品。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散人(sàn rén)的意思:指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固定住所的人。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水芝(shuǐ zh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横溢、出众。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天民(tiān mín)的意思:天下人民,指全体国民。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开篇“四堤杨柳接松筠”写出了湖畔或河边的美景,杨柳依依与松竹相映成趣。接着,“香破水芝新”以水芝(可能是荷花)的清香点染出夏日的气息,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生机。

“罗袜不生尘”一句,运用了古代女子的典故,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仿佛连尘土都不敢沾染,形象生动。接下来,“笑画里、凌波未真”进一步描绘女子如画般的美,但又似乎比画中美得更加真实,令人回味无穷。

“红云缥缈,清风萧飒”则转而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色,红云和清风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借“半醉岸鸟巾”表达自己陶醉于这美景中的状态,仿佛融入了这如画的意境。

最后两句“不是葛天民,也做得、江湖散人”,诗人自嘲并非隐逸之士,却也能享受这份山水间的闲适生活,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许有壬
朝代:元   字:可用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1286~1364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
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往行云。
满坐迷魂酒半醺。

(0)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拈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
怨月愁花无限意。
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未成。

(0)

减字木兰花·去年残腊

去年残腊。
曾折梅花相对插。
人面而今。
空有花开无处寻。
天天不远。
把酒拈花重发愿。
愿得和伊。
偎雪眠香似旧时。

(0)

减字木兰花·年来方寸

年来方寸。
十日幽欢千日恨。
未会此情。
白尽人头可得平。
区区堪比。
水趁浮萍风趁水。
试望瑶京。
芳草随人上古城。

(0)

踏莎行·雨霁风光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0)

踏莎行·碧藓回廊

碧藓回廊,绿杨深院。
偷期夜入帘犹卷。
照人无奈月华明,潜身欲恨花深浅。
密约如沈。
前欢未便。
看看掷尽金壶箭。
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