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猕猴的灵动与热情,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句“闻说猕猴性颇灵”,点明猕猴的聪明伶俐。接着“相车来便满山迎”,形象地展现了猕猴见到人时的热烈欢迎场景,仿佛它们知道有人来访,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接。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山林之中。
“鞭羸到此何曾见”,这里以“鞭羸”借指人或动物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于猕猴们未见过人类使用鞭子驱使的惊讶和好奇。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猕猴的自然本性和与人类世界的差异,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最后一句“始觉毛虫更世情”,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在目睹了猕猴的热情与智慧后,诗人开始意识到,即使是看似低等的生物,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世界的认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猕猴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哲学性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猕猴的可爱与智慧,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与自然、生命多样性等深层次主题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忠祠·其二
方伯本庆源,媲先树勋烈。
腾骧在万里,早已见汗血。
剖符古冈州,遇事辄勇决。
冠弁日岌峨,圭璋遽昭晰。
授钺典名藩,赐履遍海澨。
溟浸歼鲸鲵,碉房扫槎蘖。
舞干服三苗,回面靖百粤。
玉麟锡纷纶,铜柱表巀嵲。
石建盖恭谨,冯异功不说。
幽讨从江门,从容榜兰枻。
悯溺吊厓山,蹈海愤始渫。
左辖应未酬,台阶遂中折。
殊勋载盟府,芳猷被邦耋。
念功今神尧,崇祠再昭揭。
秋风汗马趋,夜月皋禽唳。
金貂缀惠文,千秋见臣节。
晨起斋中读书二首·其一
息躬衡门下,游好在六经。
丘中列万木,风起皆金声。
山林有殊观,耳目无远营。
清晨屏荒翳,躧屣当前楹。
鸟耕思有岁,熊经希养生。
游心极罔象,顿足游大庭。
旷士恒抱朴,宵人若怀永。
或偶苏门啸,暂返南阳耕。
龙蠖本殊性,鹪鴳岂谐征。
兹乐庶不忘,烱然垂丹青。
溯水帘洞过月溪寺
缘蹊路方涩,寻异景屡延。
凝思瞩幽岩,朗咏溯长川。
青莲敞妙界,璧月鉴华泉。
宝树无重影,金轮不复圆。
依微想台榭,出没怅云烟。
羽人绝髣髴,员峤徒空筌。
归寂竟何感,抚化弥泫然。
六龙倘可顿,为我挥虞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