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二夜》
《七月十二夜》全文
明 / 赵完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几日烦襟暑不清,天街此夕慰凉生。

翩翩华月随潮上,霭霭青烟抱树轻。

露下寒蛩四壁,风前清漏杳孤城

秋堂欲问如何夜,竹影依稀石径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抱树(bào shù)的意思:形容人在危险或困境中寻求帮助,抓住任何可以依靠的机会。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华月(huá yuè)的意思:指美丽的月亮,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月。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前清(qián qīng)的意思:指事物在发展或变化之前,已经有迹象或预兆出现。

秋堂(qiū táng)的意思:秋天的堂屋,指诗书雅正的学堂。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天街(tiān ji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道路,比喻极高的境地或理想境界。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赵完璧的《七月十二夜》,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之夜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潮水、烟雾、露珠、虫鸣、微风和孤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而又略带一丝凉意的氛围。

首句“几日烦襟暑不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炎炎夏日的烦躁与不悦,引出了对清凉夜晚的期待。接下来,“天街此夕慰凉生”则以“慰”字巧妙地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凉爽之感的期待与欣喜。

“翩翩华月随潮上,霭霭青烟抱树轻”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月光随着潮水缓缓升起,青烟轻柔地环绕着树木,营造出一种既动且静、和谐统一的画面感。

“露下寒蛩悽四壁,风前清漏杳孤城”进一步深化了夜色的静谧与凉意,寒露滴落在墙壁上,伴随着远处孤城传来的清漏声,以及远处传来的蟋蟀低吟,构成了一幅充满自然韵律的夜景图。

最后,“秋堂欲问如何夜,竹影依稀石径横”以疑问句式收尾,将读者引入对这独特夜晚的深思之中。秋堂之上,竹影斑驳,石径横斜,似乎在邀请人们去探索这夜晚的秘密,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末秋初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清凉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赵完璧
朝代:明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猜你喜欢

游终南山杂咏.重云道中海棠

万点梢头烂晓霞,谩随闲世斗春华。

孤根自是生穷僻,未必轻输别圃花。

(0)

挽蒋尊师

少报羽人衣,年耆道更肥。

未容青雀至,俄驾白云归。

海上蟠桃熟,人间晚露稀。

空留墨妙在,鸾鹤自翻飞。

(0)

东海

谁谓沧溟远,吾家曲槛东。

灵潮随月长,积水与天通。

白鸟长沙外,青峰薄雾中。

星槎在何处,屈指待秋风。

(0)

松石·其一

笔端陶冶不无神,纸面流沙秋后云。

点破沙痕便成水,一溪松石浪沄沄。

(0)

答景亮二首·其二

吾庐亦自爱,况属仲春中。

宾榻疏帘隔,邻园小径通。

何妨书帙乱,未遽酒尊空。

更约高人过,当轩看偃松。

(0)

西溪次韵九首·其四

渔人一竿老,粗粝半饥虚。

岂有令钩直,惟应恨网疏。

有时脚不袜,自笑食无鱼。

我自馀尊在,愁眉尔暂舒。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