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全文
宋 / 向子諲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斜红叠翠何许神来献瑞粲粲裳衣

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粲粲(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耀眼。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得天(dé tiān)的意思:得到上天的赐予或恩惠

叠翠(dié cuì)的意思:形容山林的景色美丽如画。

放春(fà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的景象。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妙质(miào zhì)的意思:形容物品的品质非常优秀、出色。

裳衣(cháng yī)的意思:指衣袖长而宽松的衣服,比喻言行举止不拘束、自由自在。

神来(shén lái)的意思: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形容事情出乎意料或超乎想象。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献瑞(xiàn ruì)的意思:献上吉祥的礼物或贡品

斜红(xié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发红,但不是因为生气或害羞。

造次(zào c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冒失、鲁莽,不顾后果。

真香(zhēn xiāng)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非常好,令人愉悦和满足。

着意(zhuó yì)的意思:用心、专心、有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减字木兰花》。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色。

"斜红叠翠"四个字,就已经勾勒出了春天里花开满径的美丽画面。"何许花神来献瑞"则是对这美景的一种超自然的想象,好像有花神来到人间,带来了吉祥和福祉。

"粲粲裳衣"中的"粲粲"形容声音轻柔而连续,可能是在描写细雨或小溪流水的声音,也可能是花瓣落下的声音。"割得天孙锦一机"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精心挑选和珍视。

"真香妙质"中的"真香"指的是自然发出的香气,而"妙质"则强调了花的质地细腻。"不耐世间风与日"表达了对脆弱之物(如花)无法承受世俗尘污和时间流逝的哀伤。

最后两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将这美好的瞬间永恒保存,不让春天的美好随风逝去。这既表达了对美景的珍惜,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面对这种易逝美景时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向子諲
朝代:宋   字:伯恭   号:芗林居士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生辰:yīn)(1085-1152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除浙东留题桂郡林亭

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

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

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

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0)

郊庙歌辞.褒德庙乐章.进德

涂山懿戚,妫汭崇姻。祠筵肇启,祭典方申。

礼以备物,乐以感神。用隆敦叙,载穆彝伦。

(0)

郊庙歌辞.褒德庙乐章.武舞作

昭昭竹殿开,奕奕兰宫启。

懿范隆丹掖,殊荣辟朱邸。

六佾荐徽容,三簋陈芳醴。

万石覃贻厥,分圭崇祖祢。

(0)

送册东夷王使

越海传金册,华夷礼命行。

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

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

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

旧鬓回应改,遐荒梦易惊。

何当理风楫,天外问来程。

(0)

谒仙观二首·其二

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

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0)

山中兴作

高高丹桂枝,袅袅女萝衣。

密叶浮云过,幽阴暮鸟归。

月和风翠动,花落瀑泉飞。

欲剪兰为佩,中林露未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