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岁来瞻匪事频,吾衷有愿此虔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春(bào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
比岁(bǐ suì)的意思:比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比年岁长”。通常用来形容长寿的人或事物。
臣民(chén mín)的意思:指臣子和百姓,泛指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大清(dà qīng)的意思:指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局面。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鸿庥(hóng xiū)的意思:指天子的车驾
容日(róng rì)的意思:宽容待人,不计较小节,能够容忍别人的过错。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西师(xī shī)的意思:西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西指西方,师指老师。西师的基本含义是指西方的老师,也可以指西方的教育机构或学校。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音容(yīn róng)的意思:音乐和容貌,指声音和外貌。
- 鉴赏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弘历在恭谒景陵时所作,表达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
首联“比岁来瞻匪事频,吾衷有愿此虔申”点明了诗人多次前来拜谒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愿望与虔诚之心。接着,“音容日远仍如昔,松柏云森又报春”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轮回,寄托了对先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永恒与循环。
“伊古一人信巍荡,大清九㝢尽臣民”则进一步强调了先皇的伟绩与大清帝国的凝聚力,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国家与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最后,“西师欲蒇当年志,还冀鸿庥奠漠垠”表达了对先皇遗志的继承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作为君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先皇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代帝王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和柳子厚二诗·其一读书
吾生后渊明,颇亦念黄虞。
要知千载外,所学非殊涂。
兀坐对圣贤,抚卷一长吁。
彼智自明哲,惟狂益昏逾。
一源同滥觞,派别乃差殊。
我观载籍中,世事何所无。
痴人不识古,谓与古人俱。
相望何遥遥,清都视积苏。
咄此不可献,讽诵聊相愉。
嗟哉子柳子,文章盖群儒。
速进自贻戚,南冠成絷拘。
天孙不与巧,溪神亦为愚。
读书虽满腹,何曾救饥劬。
乃知伾文辈,要路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