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绕舍初晴对意新,出门鸟语如真。

催耕布谷殊堪听,劝客提壶却莫瞋。

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

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好景(hǎo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象不会持续很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初晴之景时的内心感受与对外界事物的细腻观察。开篇“绕舍初晴对意新”,写出了诗人面对清新晴朗的环境,心情为之愉悦,充满了新的期待与感悟。接着,“出门幽鸟语如真”一句,通过描写鸟鸣声的纯净与真实,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仿佛外界的声音都带着自然的灵性。

“催耕布谷殊堪听”,诗人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感受到农事的紧迫与生命的律动,这种声音在诗人心中产生了共鸣。“劝客提壶却莫瞋”,则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提壶劝酒的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情感上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麦田随风起伏,如同波浪,海棠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增添了几分春意。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最后,“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无人分享的遗憾与孤独感。夕阳西下,诗人不禁频频叹息,这份情感既是对美景的留恋,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山塘即事四首·其一

两行水柳碧于苔,双桨冲波画不开。

鬓影如烟歌似雨,四条弦上送秋来。

(0)

南水仙庙

报赛年年泊画桡,松滋祠宇咽寒潮。

几家临水成墟落,一半渔庄一半窑。

(0)

寄张秋绍

张子久离索,城南天一隅。

孤吟原有癖,雄辩不妨迂。

武库春秋传,交门孔李徒。

宣州笺记好,投报切踌躇。

(0)

舟行

娇鸟隔花啼,轻帆度小溪。

岸容频改树,麦秀不分畦。

流水心俱静,春山黛与齐。

风前能睇望,人在夕阳西。

(0)

拈花寻放处西林鄂公句也为下转语率成四章·其四

拈花寻放处,珍重为名花。

恰好无多地,吾生自有涯。

敢因私雨露,随分到清华。

寄语花前客,妍媸莫漫加。

(0)

玩鹅池怀古

日隐暮山紫,霞光荡池水。

右军有遗墟,积翠横旧址。

谁实馈生鹅,山阴刘道士。

道德几千言,烟云落满纸。

万象集毫端,出入清虚里。

古迹今尚存,高风不可企。

池水自悠悠,景慕何时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