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全绕砌,树影半横檐。
短茅新缚荐,细藋始编檐。
写咒桃为板,题经竹作签。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飞路(fēi lù)的意思:指逃跑、逃离的意思,也可指迅速离开或逃离现场。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青溪(qīng xī)的意思:形容清澈见底的溪水,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和思想。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相兼(xiāng jiān)的意思:相互融合、相互交叉
幽潜(yōu qián)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不为人所察觉或不为人所知的存在。
甑尘(zèng chén)的意思:甑是古代一种用来煮饭的器具,甑尘意指煮饭时飞扬的尘土。比喻平凡之人或琐碎之事被忽视。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重帘(zhòng lián)的意思:指大门帘幕重重,形容阻隔、限制严密,使人难以进入或了解内情。
竹作(zhú zuò)的意思:指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物品或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隐士苗道士山居的场景,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韵味。首句“抱琴欲隐去,杖策访幽潜”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手持琴,携杖而行,意在寻找一处隐秘之地,表达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青溪无限曲,丹障几重帘”两句,以青溪的蜿蜒曲折和丹障(可能指山峦)的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入了这神秘的山居世界。
“水声全绕砌,树影半横檐”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周围的自然景观,流水潺潺,树影斑驳,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环境。
“甑尘炊暂拂,炉香尽更添”两句通过炊烟和炉香的细节,不仅表现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后半部分“短茅新缚荐,细藋始编檐。写咒桃为板,题经竹作签。紫文千岁蝠,丹书五月蟾”则详细描述了山居内景,从屋檐的编造到室内装饰,再到宗教仪式的准备,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对自然与超自然元素的融合。
“三山今近远,飞路幸相兼”最后两句,诗人思考着三山(传说中的仙山)的距离,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对与世隔绝、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意味的隐居生活图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策马度庾岭,复登文献祠。
祠宇枕石壁,山水争献奇。
鸣禽当丝竹,古柏罗阶墀。
路人拜遗像,几百年于兹。
唐陵十有八,翁仲委蒺藜。
何如此祠久,天地与等期。
我特肃敬心,再拜瞻公仪。
忆公抱忠梗,身佩唐安危。
齐名宋广平,远过姚元之。
千秋上金鉴,十度抗直词。
风度动人主,先几识胡儿。
功垂开元日,人望贞观时。
一曝十寒至,杨李相因依。
酿作天宝祸,渔阳来鼓鼙。
君王走蜀道,公言方见思。
嗟哉邪间正,自古皆如斯。
拜罢出庙门,去去从此辞。
马上重回首,岭树寒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