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拟丛中留凤宿,且看根下有龙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风(fēn fēng)的意思:分风指分散或分离风气,也可引申为消除不良风气。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人俗(rén sú)的意思:指人情世故,世俗之事。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 鉴赏
此诗《觅竹》由明代诗人李胜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与追求。首句“为爱君家千个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厚爱,仿佛竹子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心灵的寄托。接下来,“吾庐欲致两三竿”则展现了诗人希望在自己的居所中也能拥有几竿竹子的愿望,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觅何妨著地宽”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竹子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栽竹子会让人觉得生活庸俗,而多栽竹子则能拓宽空间,增添雅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未拟丛中留凤宿,且看根下有龙蟠”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竹子比作龙,暗示竹子不仅外表美丽,其内在也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诗人并未打算让竹林成为凤凰栖息之所,而是欣赏其自然生长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
最后,“愿分风月归吟韵,共结坚盟到岁寒”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竹子共享风月,共同度过严寒,寓意着诗人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六
相率为异端,嗟尔民何愚。
亦见古鸦慝,谁免王法诛?
高床有安枕,白昼多坦途。
明刑不及悔,已云宽尔辜。
所忧积习性,变幻难终虞。
禁令信严密,还欲察所疏。
良民在必植,莠民在必锄。
大蔓以寸滋,谁能绝其株?
赠作五章益阳汤鹏海秋·其三
我怀山阳子,其人贤已老。
炯炯抱奇文,汲汲存古道。
誉汝于我前,璠玙以为宝。
本无泾与渭,焉得不式好?
有酒在我樽,有鱼在荇藻。
烹鱼不厌鲜,饮酒常苦少。
凯风自南来,吹我情缥缈。
嬉酣委大化,万事何足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