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翁杖畦间,课仆勤菑畬。
一翁立当垆,有童执瓶沽。
一翁坐当席,课诸童子书。
一妪并一妇,浣濯衣与裾。
一妇抱儿行,在手复有携。
一妇抱儿立,惜弄若掌珠。
一夫睨其侧,笑视欢有馀。
一犬走吠人,一犬卧当闾。
《村居小景图》【明·孙承恩】迤?山麓尽,宛然见民居。周围自成村,编篱植桑榆。邻比数十家,乐生各愉愉。老翁四五人,霜雪为须眉。一翁携稚子,檐牙步徐徐。一翁偕一媪,偶坐自为娱。一妇上堂来,甘旨供舅姑。一翁杖畦间,课仆勤菑畬。一翁立当垆,有童执瓶沽。一翁坐当席,课诸童子书。一妪并一妇,浣濯衣与裾。一妇抱儿行,在手复有携。一妇抱儿立,惜弄若掌珠。一夫睨其侧,笑视欢有馀。一犬走吠人,一犬卧当闾。牛当树阴息,牧童坐风雩。羊豕食而嘻,鸡鹜相喧呼。村有古朴风,似是朱陈馀。应鲜盗贼警,抑复无征诛。感此不易得,想像增嗟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067c68c885b680542.html
比数(bǐ shù)的意思:比较数字大小的一种方法。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檐牙(yán yá)的意思:檐牙是指房屋檐口挑出的牙状石雕,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当垆(dāng lú)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或众人面前发表言论或表演等活动。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风雩(fēng yú)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雨势大。
甘旨(gān zhǐ)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食物,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美好、令人满足的感觉。
古朴(gǔ pǔ)的意思:形容古老而朴实,不加修饰的风格或特征。
浣濯(huàn zhuó)的意思:指洗涤、清洁衣物。
鸡鹜(jī w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本领高强,非常厉害。
嗟吁(jiē yù)的意思:表示叹息、感叹、慨叹的意思。
舅姑(jiù gū)的意思:指亲戚关系疏远或不和睦。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乐生(lè shēng)的意思:快乐地生活
邻比(lín bǐ)的意思:邻比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相似程度非常高,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
民居(mín j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的住宅,泛指民间的居所。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偶坐(ǒu zuò)的意思:指偶尔坐下休息或闲谈。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上堂(shàng táng)的意思:指上课、听讲。也可用来形容学生上课时的态度和行为。
豕食(shǐ shí)的意思:指人吃猪食,比喻降低自己的身份,放弃高尚的品德追求享乐。
十家(shí jiā)的意思:指众多势力、派别、团体等并存的局面或现象。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无征(wú zhēng)的意思:没有任何征兆或迹象。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徐徐(xú xú)的意思:慢慢地、缓慢地。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喧呼(xuān h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有古(yǒu gǔ)的意思:有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某事物的历史悠久、古老、有历史价值。
愉愉(yú yú)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适。
贼警(zéi jǐng)的意思:形容心虚恐惧,像贼一样小心谨慎。
掌珠(zhǎng zhū)的意思:指掌握重要的东西或关键的人物。
征诛(zhēng zhū)的意思:指对叛逆者进行严厉的制裁和惩罚。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周围(zhōu wéi)的意思:指环绕、围绕在周围的地方或事物。
朱陈(zhū chén)的意思:朱:红色;陈:陈旧。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而变得陈旧。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子书(zǐ shū)的意思:指孩子的读物、儿童文学。也用来比喻初级的教科书或简单的读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淳朴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村落的布局、村民的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先,诗中描绘了村落的地理环境:“迤逦山麓尽,宛然见民居。” 山脚下,村落错落有致,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美。接着,诗人通过“周围自成村,编篱植桑榆”描绘了村落的布局和特色,篱笆围绕,桑榆成林,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
随后,诗中详细描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邻比数十家,乐生各愉愉。” 数十户人家和谐共处,各自忙碌而快乐。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节,如老翁携稚子、翁媪偶坐、妇人供奉长辈、农夫耕作、商贩交易、儿童读书、妇女洗衣等,展现了村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温馨和谐。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动物的活动,如“牛当树阴息,牧童坐风雩”,牛在树荫下休息,牧童在凉爽的风中放牧,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种不易得的乡村生活景象,表达了对这种淳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叹:“感此不易得,想像增嗟吁。” 这种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社会快节奏、压力大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的体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