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华顶峰》
《登华顶峰》全文
宋 / 鲍朝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尘寰(chén huá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繁华纷扰、喧嚣浮躁的世界。

尺中(chǐ zhōng)的意思:尺中指的是尺子的中间部分,意味着一个小小的尺寸或范围。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蟾(qiū chán)的意思:指独自高唱,无人欣赏或赞赏。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华顶峰时的所见所感,将自然美景与超脱尘世的哲思巧妙融合。

“篮舆直上八重峰”,开篇以“篮舆”这一古代出行工具,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山的过程,八重峰则暗示了山之高峻,步步登高,引人入胜。

“千里秋蟾咫尺中”,随着高度的增加,视野豁然开朗,仿佛整个千里的秋月都近在咫尺,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视觉上的震撼,也暗喻了诗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仿佛能与天地万物相融。

“寄语尘寰高会者,清光不与世间同。”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寄语”的方式,向那些身处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传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这里的“清光”既指眼前的月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超越世俗的清明与纯净。与世间不同,意味着这份宁静与超脱是远离尘嚣的,只有心怀高远之人方能领略其中的妙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作者介绍

鲍朝宾
朝代:宋

鲍朝宾,永嘉(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通直郎权知永州,寻除两浙提举,改淮南东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以朝奉郎知湖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
猜你喜欢

最高楼·其一壬寅生日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烟雨几盟鸥。

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鹔鹴裘。

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既不似、古人能识字。

又不似、今人能识事。空老去,自宜休。

帝乡五十六朝暮,人间四十四春秋。

问何如,茅一把,橘千头。

(0)

南窗偶书·其一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

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

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

归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

琴尊日多暇,未觉此计左。

秋风挟佳月,流光侑孤坐。

持觞酹伯伦,彼豪真蜾蠃。

(0)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

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携老砚共研冰,梅花不许山矾弟。

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

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

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

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容吾分半榻。

(0)

山行·其一

山欲窈而深,路欲缭而曲。

向来始开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云绕上下谷。

振衣千仞冈,邀月喷横玉。

于今曾几何,此与不可续。

一筇筋力疲,篮笋或更仆。

平生爱山心,安得两黄鹄。

昔如鸿翩翻,今如驹局促。

盛衰固其常,细甚太仓粟。

付之琉璃黄,浇以葡萄绿。

(0)

八月十四夜对月

澄空四无云,明月如凝霜。

岸巾南窗下,领略今夕凉。

鸱夷渴生尘,风味不可忘。

欲上排九关,笺此世故忙。

百年几今夕,今我持空觞。

竹君自可人,清影飞度墙。

挹彼风露姿,浣此冰雪肠。

明当醅瓮熟,春溜翻糟床。

良夜难虚拘,当复会此堂。

所不偿予言,有如明月光。

(0)

简杜子昕节邠

买屋湖边住,湖光入酒卮。

向来多说剑,老去只耽诗。

时序宽衣带,年华上鬓丝。

肯收湖海气,了事觉儿痴。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