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周 礼 侍 赴 召 宋 /赵 蕃 昨 奉 书 题 岁 且 更 ,每 逢 人 士 说 先 生 。名 高 正 倚 斯 文 在 ,身 屈 不 妨 吾 道 行 。天 以 苍 生 付 安 石 ,孰 能 三 径 老 渊 明 。自 怜 留 落 端 何 幸 ,得 向 溪 城 一 送 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道行(dào héng)的意思:指修行道德的水平和程度,也可指某人的学识、经验和技能。
奉书(fèng shū)的意思:奉书指恭敬地呈送书信或文书。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留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事物停留或落下的状态,也指人处于被人遗忘或落后的状态。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人士(rén shì)的意思:指有一定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或特定领域知识的人,常用于尊称或泛指。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书题(shū tí)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题目。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昨日我曾写信提及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每当人们谈起,总是称赞先生您。
您的名声高洁,全靠文才出众,尽管身处困境,但坚持自己的道路并未受影响。
上天把天下百姓交付给您,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的谁能做得到呢?
我自感落魄,却感到幸运,能在这溪边小城为您迎来送往。
- 注释
- 昨:昨日。
奉书:写信。
题:提及。
岁且更: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人士:人们。
说:谈论。
先生:对对方的尊称。
名高:名声高洁。
正倚:全靠。
斯文:文才。
在:出众。
身屈:身处困境。
吾道:自己的道路。
天以:上天把。
苍生:天下百姓。
付:交付。
安石:指王安石。
孰:谁。
三径:隐居生活。
老渊明:像陶渊明那样隐居。
怜:自感。
留落:落魄。
端:究竟。
何幸:感到幸运。
溪城:溪边小城。
送迎:迎来送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礼侍赴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周礼被朝廷征召的敬意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首句“昨奉书题岁且更”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友人新年的到来,接着通过“每逢人士说先生”表达人们对周礼的尊敬。诗人认为,周礼的名声高扬是因为他坚守文人的道德操守,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天以苍生付安石”将周礼比作古代贤相王安石,肩负起为百姓谋福利的责任,而“孰能三径老渊明”则以陶渊明隐居不仕的典故反问,表明周礼不甘于平凡,愿意接受朝廷的召唤,为国效力。最后两句“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诗人感慨自己虽未能如周礼般出仕,但能有机会送别好友,也是人生的一份幸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赏了友人的才德,也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期待和对自己未能追随的遗憾,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
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难。
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
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
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
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
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